【學做父母】忌高高在上姿態 走進子女心靈提升雙方幸福感
有心理學家指出,和諧的家庭環境及氣氛,更能讓子女感到幸福。而幸福感與個人性格緊緊相連,要培養小朋友的幸福感,是家人共同學習及發展的課題,並非單方面靠小朋友自己造化。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Photo from MamiDaily
1. 和睦的家庭氣氛
家庭成員之間若能真誠、融洽相處、彼此了解及包容,有助養成子女謙虛、善解人意的性格。而爸爸多尊重媽媽,可以提高子女對家庭的歸屬感,認為家庭是自己的最強後盾,同時對子女長大後的家庭幸福帶正面影響。
延伸閱讀:良好親子溝通4大攻略
延伸閱讀:係真唔係?做爸爸嘅幸福感竟然高過媽媽
Photo from MamiDaily
2. 身教比說理更重要
都說父母是子女的一面鏡,子女看著父母的言行可以學到優點,亦可學到缺點。當子女出現壞習慣時,父母當然要加以糾正;但想子女有良好品行、價值觀、習慣等,父母日常也要以身作則,例如想減少子女玩電話的時間,父母自己又是否常常握著電話不放呢?
3. 多交流、多讚賞、多表達愛意
父母最忌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與子女溝通,要記住交流是相向的,若能經常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交流,子女能從中得到鼓勵、信任和被尊重。另外多讚賞及表達愛意亦是增加他們幸福感和自信的方法之一,正所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Photo from MamiDaily
4. 父母雙方花時間陪伴
現代人生活忙碌,不少家庭都將陪伴子女的責任交給家中長輩,但其實父母雙方的陪伴同樣重要,特別是爸爸。父母足夠的陪伴是子女安全感的來源,對養成他們積極、勇敢的性格起重要作用,即使面對新挑戰也不易受挫敗感打擊。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