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中暑假】小六升上中一,家長在暑假必須做好三件事
Photo from MamiDaily
第一件事:參加中學舉行的「迎新日」(Newcomers Day)
為什麼一定要參加學校舉行的「迎新日」?因為在該日,家長會遇到影響小朋友一生的人。 那些人會影響他的一生一世呢? 學校内中學的校長、副校長、訓導主任、 科主任、班主任;其他家長及中學其他同學及學校課外活動的領袖生 ,這些全都在中學階段會影響到父母與其他家長的關係,孩子在學業、體藝與同學的關係,沒有一條健康的人際關係鏈,家長與孩子會在學校學得稱心如意,生活得如魚得水嗎?參加這個中一「迎新日」,小朋友會在學業、人際及活動會容易發展順利。
在近新會,小朋友還認識幾個「救命」的地方:
1.是食物部,這個提供食物和水的地方令小朋友能集中精神上堂 ;
2.是廁所,我曾經見到一個中一生因找不到廁所而哭起來,我因有空堂,帶他去廁所才不用當眾出醜。
3.要知道將來讀哪一班,在什麼地方排隊。
4.要知道校務處在那裏,如果不舒服,老師可能叫班長帶你去校務處取葯油或找「救兵」。
清楚知道以上的地方,將來有需要時便不用慌忙失措了。
Photo from MamiDaily
第二件事:與孩子定立「每日工作表」(Daily schdule)
我提議暑假開始時,和孩子設立一個「每日工作表」,讓他每日依照表格要求盡力做到最好。每日設立三段時間:第一段是學習時間,第二段是玩耍時間, 第三段是談心時間(Floor time)。
先談第一段學習時間。學習的次序是「溫故而知新」。所謂「溫故」是將自己成績差的科目, 用暑假時間做好。如果英文口語講得不流暢,可以請個speaker老師來幫小朋友傾談一小時。「聽」和「說」做好,「讀」和「寫」便會做得到。所謂「知新 」便是用這段時間,自己嘗試了解中一中英數三科的程度,和這三科打個招呼,將來便容易喜歡它們甚至和它們做個「好朋友」。
第二段的玩耍時間,每天都應該有一小時,小朋友可以用半小時玩手機,之後,用半小時玩其他東西,例如Lego,與其他人奕棋、砌圖,甚至唱歌跳舞亦都可以。
第三段時間是「談心」。每天晚飯後用30分鐘,一家人坐在疏化椅(sofa)上找一個話題來分享,例如當日的「開心事」、「特別事 」或者「幸運的事」,大家用輕鬆的心情分享遇到的事,這樣做讓爸媽與孩子了解多些。
有一個暑期「每日工作表」, 便會令小朋友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Photo from MamiDaily
第三件事:訓練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
不少家長在小學仍然替小朋友穿衣著鞋, 執書包和把玩具放回原處。在中學,家長一步一步訓練改變小朋友這種「奉旨」的被動的態度。因此,在暑假,家長無論在穿衣著鞋,執拾用完的東西,每天都要他自己做, 他不做你便不讓他玩耍或休息 , 總之家長要「企硬 」。初時,他不習慣,可以逐步逐步交給他做,先是穿衣着鞋,繼而執拾枱上的文具和地上的玩具。到八月下旬還要訓練他執書包等。在暑期,趁他有空,最好分配一樣家務要他負責,例如食完飯要他把枱面抹淨,讓他參與工作,這樣做他才會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責任幫助家庭。
只要家長和小朋友,做好以上三件事,他便順利由小學過度到中學。做一個有能力、有信心照顧自己的生活、學業以及人際關係的中一生。
祝各位家長的小朋友順利過度。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