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手足口病】孖吉上育嬰院慘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孖吉上育嬰院慘中手足口病

爸媽分享 健康資訊 bloggers
By 孖吉的成長日誌 on 04 Oct 2019

當日如常帶孖吉上育嬰院,可是下午老師帶電話通知我說孖吉午睡時突然嘔吐及發燒,要立刻請家人前往把孖吉送回家。孖吉回家後高燒退了又升,變得很痴身,也嗜睡。病徵只是高燒及嘔,以為是普通發燒所以還是決定第二天帶孖吉去看醫生。

手足口病 - 孖吉發燒

第二天醫生檢查後發現喉嚨有點紅腫,叫我們留意手腳有沒有紅點出現,如有就要回去覆診。到了第四天,紅點果然在四肢出現。而且收到育嬰院SMS說有一個小朋友確診患手足口病毒,所以再帶孖吉去覆診,醫生從口腔中發現很多飛滋,也斷定確診為手足口病,給了一星期的病假。

手足口病 - 醫生紙

病原體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是因為它較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甚至死亡。在香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為五月至七月,亦有機會於十月至十二月出現較小型的高峰期。

 

病徵

大部份患者病徵輕微並在 7 - 10 天內自行痊癒。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發燒後 1 - 2 天,口腔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水疱,這些水疱初時呈細小的紅點,然後會形成潰瘍。潰瘍通常位於舌頭、牙肉以及口腔的兩腮內側。另外,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及/或生殖器亦會出現不痕癢及有時會帶有小水疱的紅疹。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沒有病徵,或者只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病徵。

患者痊癒後,會對相應的腸病毒產生抗體,但日後仍可感染由其他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孖吉發病時,因為疼痛又不能表達,所以常常哭泣(媽媽很心痛),食慾又不振,所以要把食物剪細少及不能太熱,否則他會感覺很痛楚,那時一餐也要餵食至少一小時方能完成。發燒後第四天,手掌腳掌及小腿出現水疱,差不多一星期後,水疱才開始結痂,情況得以緩和。

手足口病 - 病徵
手足口病 - 病徵
手足口病 - 病徵
手足口病 - 病徵
手足口病 - 病徵
手足口病 - 不能太熱的食物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或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患者在病發首星期最具傳染性,而病毒可經由其糞便排放達數星期。

***源頭應該來自育嬰園,因為自從跟育嬰園報告孖吉患上手足口病後,繼而有很多小朋友都陸續中招。

 

治理方法

現時並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患者應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同時亦可用藥物治療症狀,以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

為免把病毒傳染給別人,患病的兒童應該避免上學或參加集體活動,直至所有水疱變乾。如感染是由腸病毒71型引致,患者完全康復(即發燒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乾涸及結痂 )後應留家休息多兩星期才回校上課。

父母要細心觀察兒童的病情。如出現持續高燒、神情呆滯或病情惡化等情況,患者應立即求醫。

***自孖吉發燒後就一直隔離,差不多2星期結痂全部消退才可以回校。

手足口病 - 治理方法

預防方法

現時仍未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要有效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最為重要。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進食及處理食物前,接觸水疱後,及如廁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
  • 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 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
  • 當身體不適時,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 患者應避免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當學校或院舍爆發手足口病期間,避免集體活動。此外,應減少人手調動,盡量安排同一組員工照顧同一組學生。

***因為是高傳染性的病毒,幸好照顧者均沒有被傳染,而且家中常消毒,所以病情得以控制。在群體生活下成長的孩子難免會遇到這些被傳染的情況,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發現孩子生病就應該好好在家中休息,避免集體活動,也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病毒才會遠離呀~

==============================

Text & Photos:孖吉的成長日誌

【誠徵Bloggers!】想分享你的懷孕及育兒日常?請將投稿連同約40字個人簡介和近照一張,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幫你開設個人專欄,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FB專頁,快點踴躍投稿吧!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