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理財教育】電子消費是敵是友?

【理財教育】電子消費是敵是友?

爸媽分享 bloggers
By 香港家庭福利會 on 18 Nov 2024
香港家庭福利會(簡稱「家福會」)於1949年正式成立,為香港其中一個主要的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我們基於「以家為本」的信念,致力提供高質素的專業社會服務,為香港的家庭及大眾謀福祉,培育一個互相關顧的社會。

現代科技一日千里,孩子應用電子科技的能力有機會比成人更為熟練,這亦意味著,一切以電子科技帶來的便利,譬如電子消費,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然而,凡事都有一體兩面,這種消費方式雖然帶來方便,但潛在的影響卻也不容忽視。

使用電子支付或貨幣時,不像現金般能感受到實際的金錢支出,容易導致消費意識模糊Photo from 香港家庭福利會

金錢疏離感 輕視電子消費累積的金額

筆者初接觸理財社會工作時,「金錢疏離感」這個情況不絕於耳。「金錢疏離感」是指人們在使用電子支付或貨幣時,感受不到實際的金錢支出,而導致消費意識模糊,輕視電子消費累積的金額,影響花費情況。卡內基美隆大學、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亦曾進行一項研究,為研究對象購物時進行腦部掃描,發現了解價格及付款過程會令腦部產生痛覺,這亦與我們常說的「使錢會肉痛」有微妙的相似之處;另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則發現,當人們使用信用卡(即電子消費)時,會有更大機會出現過度消費的情況,相比使用現金,使用電子支付工具的消費者會花超出兩倍的價錢購入籃球比賽門票。這種情況在任何年齡層都會出現,例如成年人在網上購物時,往往因為不需要實際支付現金而容易購買過多,在孩子身上同樣顯然易見。

人們在使用電子支付或貨幣時,感受不到實際的金錢支出Photo from 香港家庭福利會

電子消費的好處

然而,電子消費也有其益處。電子消費的家庭,能夠更方便地管理家庭開支和生活安排。坊間各類提供電子消費的平台,甚至銀行應用程式,都能查閱消費紀錄。不少平台甚至設有分類服務,讓人們對消費的頻率、金額及種類一目了然。家長可以來記錄和分析家庭開支,或利用網上購物平台方便快捷地購買日常必需品,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電子消費同樣應用在親子理財教育,家長給予孩子零用錢時,可以增值到孩子常用的八達通中,此做法可讓家長從平台追溯消費紀錄,有助了解孩子的消費傾向,適時進行教育。

從以上例子可見,使用電子消費方式時,都需要先建立基本的金錢價值觀和概念。電子世代的孩子,「嘟」一「嘟」便能暢通無阻地乘車購物,亦正因「嘟」一「嘟」就輕鬆揮灑金錢,孩子們難以對支出金錢產生實感。若家長不加以糾正或說明,便很容易造成揮霍金錢的後果;但如果父母善用電子消費功能,例如設置電子支付限額,定時檢查消費紀錄,讓孩子理解金錢的來源和價值,繼而幫助他們有金錢意識地融入電子支付的世代。成年人也應該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避免陷入金錢疏離感帶來的消費陷阱。

家長宜培養孩子理性消費Photo from 香港家庭福利會

世代步伐急速變遷,我們無法阻止人們使用電子消費。而電子消費於我們而言是敵是友,則取決於如何使用和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親子教育應當包括基本的金錢概念和對電子消費的指導和約束,從而在科技進步的浪潮中,培養孩子理性和負責任的理財能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 & Photos:香港家庭福利會  理財教育中心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劉倩燕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