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親子教養】孩子不做事,直接用物質引誘?物質獎勵的弊處影響深遠!

【親子教養】孩子不做事,直接用物質引誘?物質獎勵的弊處影響深遠!

爸媽分享
By 香橙老師 on 10 Aug 2021
愛穿橙衣,是懷有初心的資深小學教師、訓輔主任、戲劇課程負責人、腦基礎教學認證教師、國際認可NLP執行師和教練、國際認可「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平日愛把育兒和教學心得隨筆記錄,偶然主持教養和班級經營講座和工作坊,也熱愛於報刊撰寫以教養為題的文章。小學教育榮譽學士,英語語言文學碩士,中英雙語翻譯文憑,戲劇研習文憑,小學教師訓育及輔導證書。FB:香橙課室 https://www.facebook.com/orangeteacher

某天早上,兒子小朗雀躍地說:「(某長輩)說如果我數學得25分,就會買玩具給我。」香橙爸爸聽後心裏一沉,其實還帶點憤怒,心想今次又要執手尾。

從心理學角度簡單解說,人類的動機可分為外化動機和內化動機。Photo from MamiDaily

外化動機和內化動機

從心理學角度簡單解說,人類的動機可分為外化動機和內化動機。比如説:桌上有一碗苦澀的中藥,小孩服用中藥後得到雪糕作獎勵,雪糕就成了小孩的外在推動;另一小孩因為很想身體盡快康復,有沒有雪糕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也不會左右他服用中藥的動力,這就是內化動機。

另一小孩因為很想身體盡快康復,有沒有雪糕對他來說並不重要Photo from MamiDaily

外化動機有一個弊處,就是推動力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減弱。即如果:「你乖,快快做完功課,我請你食一粒糖果。」隨著誘因的吸引力遞減,下次要維持同等推動力,可能就要兩粒糖果,甚至更多。此外,以獎賞作為良好行為的條件交換,在教育理論中稱為動機矮化。舉例說,一小孩對數學很有興趣,很享受解難過程,這是他的內化動機。怎料有大人好心做壞事,每逢他完成數學練習,就給他買玩具,內化動機就由「享受解難的成功感」矮化成「我計數因為想要玩具而已」。這正是小朗的處境。

以獎賞作為良好行為的條件交換,在教育理論中稱為動機矮化。Photo from MamiDaily

課堂中的計分制、送貼紙等,雖不能一概而論,但香橙老師仍建議小心採用為上,避免把積極參與課堂、愛護校園、用功學習等內化動機矮化成「我想加小組分、得貼紙、蓋印仔」。

爛攤子總要收拾,香橙爸爸沉著氣等來一個機會。一個周日早餐期間,香橙爸爸清楚把外化動機、內化動機、動機矮化向晴朗解說。小朗聽後如夢初醒,續說:「爸爸,幸好我先告訴你,這對我成長影響可真大。」

做家務因為愛家人。Photo from MamiDaily

早餐過後,小朗提出協助大家洗碗,香橙爸爸故意說:「小朗,你幫忙洗碗,我送你糖果。」小朗回應:「爸爸,這是動機矮化。我洗碗因為我愛大家。」

心多甜。

「爸爸,這是動機矮化。我洗碗因為我愛大家。」Photo from MamiDaily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