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爸B教路!孩子扎醒的成因+食療
不少人自從做了父母後,就未曾好好睡覺,除了因為照顧孩子太忙外,最大的原因是晚上亦要看管著孩子!孩子經常在半夜扎醒,爸爸媽媽都十分擔心,究竟孩子為甚麼會睡不好呢?馬上看看「中醫爸B」馬琦傑醫師解釋4大成因,以及分享有關的解決方法和食療。
Photo from MamiDaily
馬琦傑醫師指,如果小朋友經常半夜扎醒,或由以下4大原因引起,包括:脾寒、心熱、驚恐、食積。
(一)脾寒
症狀:哭聲低弱,四肢不溫,臉色蒼白
成因:
・由於媽咪體質虛寒、食太多生冷的食品,胎稟不足,脾寒內生。媽咪的寒氣亦會由母乳傳給寶寶,可能會加重寶寶脾寒情況。
・由於夜間陰氣盛,脾為至陰,陰盛則脾寒愈甚,腹中有寒,所以夜間腹痛加劇,令寶寶容易扎醒。
解決方法:
1. 食療:可以用太子參、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飴糖
2. 母乳媽咪要戒吃寒涼食物,包括凍飲,沙律,西瓜等等,以免加劇寶寶脾寒狀況。可以進食溫熱性平的食物,作為調理。
3. 按揉足三里、三陰交、關元等,也有肋補脾,容易入睡。
4. 用艾葉炒熱,再用布包好,打圈按下寶寶肚臍小腹部4-5次,有作驅寒。
Photo from MamiDaily
(二)心熱
症狀:有面紅、舌紅、煩躁不寧、大便秘結
成因:
・如果寶寶夜晚扎醒,哭聲響亮,口中氣味大,身腹溫暖,舌頭非常鮮紅,可能就因為心熱而引起。
・心熱是心火太勁,煩躁不安。
・媽咪陀住寶寶時,性情急躁或本身嗜吃煎炸之品(俗語:「生了舊抆姜」),寶寶亦感受得到。出生後又會吃母乳,母乳也含熱躁(因母體熱氣),加上著太厚衫和被,室內悶熱,幾重熱相加下令體內陽熱太盛,以致陰陽不衡,心火上擾,睡不安寧。
解決方法:
1. 食療:可用燈芯草、淡竹葉、生地、甘草,煲水作日常飲用。
2. 留意睡覺時,室溫最好調至約25度、濕度大概在60-70%。同時要注意:不要穿過厚的衣服或蓋太厚的被,以防熱醒。
3. 針對部分患兒年幼不易餵食中藥,可用嬰兒推拿按摩方法治療小兒「夜啼」取得效好療效。臨睡前,可以揉按神門、印堂、太陽穴。
Photo from MamiDaily
(三)驚恐
症狀:主要症狀有神情不安,時作驚惕,要躲藏父母懷中
成因:
小兒睡眠中突然驚醒哭鬧,在中醫中稱為「夜啼」。「小兒夜啼有數證:有臟寒、有心熱、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熱不同,切宜詳辨。」*(源自《幼幼集成‧夜啼證治》)
解決方法:
1. 食療:可以用炙甘草、大棗、浮小麥、茯神、龍齒、遠志煲湯飲用
2. 生活態度:日間最好不要做太激烈的活動或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更不要在臨睡前嚇他們,例如:「再不睡覺就會有怪獸出來啦!」,最重要是讓孩子在睡覺前有安靜的情緒。
Photo from MamiDaily
(四)食積
症狀:厭食吐乳、噯腐泛酸、腹痛脹滿、睡卧不安、大便酸臭、舌苔厚膩
成因:
・如果寶寶扎醒,聞到寶寶口氣有點酸味、大便有酸臭,寶寶有可能患上「食積」。而原因好多,其中包括:
1. 有很多寶寶都是飲奶粉,而非母乳,不太容易消化,造成阻礙;
2. 在進食固體食物後,沒有好好咀嚼,消化不良。
解決方法:
1.如果是奶粉問題,可以檢查一下奶粉是否適合寶寶。人類天生就懂得選擇食物,家長要相信寶寶的口味和身體狀況,每次當寶寶望到奶樽都推開,或者哭鬧的話,證明那款奶粉未必適合。
2. 有關固體食物,家長要煮腍一點和打碎才給寶寶食用。
3. 如果寶寶吐食物,千萬不要嫌棄他,因為情緒都好影響睡覺。其實寶寶吐掉食物,他已經很傷心,家長要盡力安慰佢。
4. 飲食要以清淡為主,蒸白烚比較適合。而較難消化的食物,如芝士、牛油等,就盡量避免。
5. 日間可以煲炒山楂、炒神曲、炒麥芽、枳殼水,當飲品讓寶寶飲用,幫助消化。
馬琦傑醫師提醒父母最好要細心分析不同扎醒類型而對症下藥,而文中提到的食療,其材料和份量要因應孩子的年齡、身體狀況等而調整,有需要的家長請向中醫師查詢詳情。
Photo from MamiDaily
另外,馬琦傑醫師表示很多新手爸媽都會問他,究竟在小朋友睡覺前,有甚麼要準備好?家長可參考以下8點:
1. 著睡袋
2. 著長䄂衫及鬆身長褲
3. 不要冷氣風扇直吹
4. 不要睡前看電視電話
5. 講故事或傾下計,數星星
6. 入睡的按摩,使用嬰幼兒可用按摩油
7. 喝沈香茶(安神作用,要輕發酵,無㗎啡因)
8. 如有需要(乾燥、濕疹問題),塗搽相關乳液
臨睡前,家長可跟著以下方法幫孩子按摩,不但可以令嬰兒及小朋友更易熟睡,也可促進親子關係。
Photo from DrawTee
Photo from DrawTee
Photo from DrawTee
Photo from DrawTee
Text: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Edit:Mami Editorial
Photo:DrawTee、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