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夫妻相處】夫妻鬧交要有技巧! 6個溝通建議,讓感情升溫而非降溫

【夫妻相處】夫妻鬧交要有技巧! 6個溝通建議,讓感情升溫而非降溫

家庭關係 夫妻關係
By Dara on 25 Apr 2025
Deputy Managing Editor
當自己成為父母,才明白父母的喜怒哀樂,以及無私的愛!

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間出現爭執乃屬常見,並非全然負面。適當的爭執,反而有助於雙方釐清彼此想法,深化了解。然而,爭吵若無技巧,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對感情造成傷害。以下實用的溝通建議,或可幫助你將「鬧交」變成促進感情的契機。

夫妻鬧交技巧|目錄 + 快速連結

在日常相處中,夫妻難免出現意見不合或溝通不良的情況Photo from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尾號1314》劇照

7大常見衝突來源

婚姻生活不僅是愛情的延續,更是兩個家庭文化與價值觀的結合。在日常相處中,伴侶之間難免出現意見不合或溝通不良的情況,若未能及時調整與處理,容易積累誤解,影響夫妻感情。以下彙整七項最常見的夫妻爭執原因:

一、家務分工失衡

家務安排不均是許多夫妻衝突的導火線之一。當其中一方長期承擔大部分家務,卻未獲得相對的體諒或感謝,容易產生「被忽略」、「被利用」的情緒。特別是在雙薪家庭中,雙方都疲於工作,若家務分配不公,更易引發爭執。

二、教養觀念不一致

對於子女的教育與管教方式,夫妻往往會因成長背景與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分歧。包括是否嚴格管教、是否報讀補習班、對孩子的紀律與自由的看法等,皆可能成為爭議焦點。若未及時協調與溝通,會影響教養一致性,甚至令孩子無所適從。

三、金錢使用與財務觀念差異

金錢管理是婚姻穩定的關鍵之一。當夫妻對財務安排缺乏共識,例如開支習慣差異、共同資產分配不明確、是否支援原生家庭等問題,極易產生不信任感。此外,若有一方對金錢掌控過強,也可能引發權力與控制的爭議。

四、情感需求未被回應

感情維繫需要不斷經營。部分夫妻在婚後因工作、育兒、生活壓力等因素,逐漸忽略了對彼此的關心與陪伴,導致情感疏離。當一方感受到被冷落或不被重視,往往會透過抱怨、指責等方式表達不滿,進而演變為爭吵。

婆媳關係處理不當,經常成為吵架熱門原因之一Photo from 《不夠善良的我們》劇照

五、原生家庭與親屬關係干擾

原生家庭的介入往往是婚姻穩定性的重要考驗。無論是經濟依賴、意見干涉,還是對父母角色的分配與孝道觀念,皆可能引起夫妻之間的矛盾。若無法建立清晰的界線與共識,便容易陷入兩難,甚至造成情感對立。

六、婆媳關係緊張

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婚姻中極為常見的課題,常源自生活習慣不同、教養方式不一、對子女的佔有欲,或雙方缺乏良好溝通。當丈夫無法妥善處理母親與妻子之間的關係,甚至選擇逃避,便容易讓妻子感受到孤立無援,形成長期壓力與不滿情緒,進而影響夫妻關係。

七、溝通方式不當

溝通不良是許多爭執的根本原因。當一方語氣強硬、缺乏傾聽,或常以沉默回應,都可能讓對方感到被否定、不被理解。長此以往,不僅會削弱信任,也讓雙方愈發無法坦誠交流,問題愈演愈烈。

 

 

夫妻間偶爾產生爭執是正常的,但如何「鬧交」卻是一門重要的學問Photo from 《12日》劇照

6個溝通建議

婚姻中的衝突,很多時候並非因重大事件,而是源於日積月累的生活細節與心理感受。只要雙方願意以尊重、傾聽與包容的態度面對分歧,適時溝通與調整,這些衝突反而可以成為加深理解與強化連結的契機。以下從溝通角度出發,分享幾個夫妻鬧交時的實用技巧,幫助夫妻在衝突中保持理性與尊重,維護家庭和諧。

一、針對事情而非針對人

夫妻爭執時,應避免使用「你總是……」、「你從不……」等具指責性的語句,這類話語容易令對方感到被攻擊,從而引發防禦或反擊情緒。建議改為表達自身感受,例如:「我感到有點委屈,因為……」或「我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此舉有助於將焦點放在事件本身,而非彼此的缺點,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實感受,降低對立情緒。

 

二、情緒高漲時,適時暫停

當情緒升高,思維往往難以清晰,容易說出傷人的話語。若發現雙方情緒均已失控,不妨提議暫停對話,例如:「我們可否先冷靜一下,待心情平復後再討論?」短暫離開現場,這不但能避免惡化衝突,也讓雙方有空間理清思緒,平復心情後再回來理性溝通。

 

三、選擇合適的時間與空間溝通

討論敏感議題,應避免在身心俱疲或孩子在場的情況下進行。選擇一個安靜、雙方都處於相對放鬆狀態的時機,將有助於溝通順利進行,減少誤解與摩擦。

有效的溝通技巧不僅能化解衝突,更能促進彼此理解,增進感情Photo from 《不夠善良的我們》劇照

四、認真傾聽對方的想法

有效的溝通並不只是表達,更在於傾聽。爭執中,若雙方皆只求「說服」對方,往往導致溝通破裂。用心聆聽對方的話,並用語言確認對方的感受,例如:「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對嗎?」不僅展現尊重,亦有助釐清觀點,促進雙向理解。

五、聚焦問題本身,避免翻舊帳

爭執時容易牽扯過去的矛盾,讓問題複雜化。夫妻應專注於當前問題,避免拿舊事來攻擊,保持討論的針對性和建設性。

六、爭執後的「善後」同樣重要

爭執過後,不應以沉默代替修補。有時候,一句誠懇的道歉、一個擁抱,或是坦率地說:「雖然我們意見不同,但我依然重視你」即可化解心結。婚姻非勝負場,而是需要攜手同行的旅程。

 

爭執並非感情的終點,而是了解彼此、調整步伐的契機。只要掌握合適的溝通方式與態度,即使吵過架,夫妻之間的感情也能更加堅固。願每一對伴侶都能學會「有技巧地吵架」,讓愛在理解與包容中成長。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