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教養貼士】幼兒教養專家竟曾想出手打女兒?靠2行為成功調節情緒找回理智線

【教養貼士】幼兒教養專家竟曾想出手打女兒?靠2行為成功調節情緒找回理智線

教育路 教育心得
By Irisa on 22 May 2023
Digital Editor

每個人都有情緒,成為父母後更可能經常被孩子惹怒。我們無法個個都成為聖人,我們只能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來自台灣並育有一個女兒的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是育兒教養方面的專家,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是位聖人,他坦言父母要學習穩定情緒是一條漫長的路,並透露自己竟然曾經想對女兒家暴。陳志恆心理師表示,自己跟父母授課時,常分享有關情緒調節的議題。他指現在大家普遍都認同,父母本身的情緒穩定度,是孩子心理與社會發展良窳的重要關鍵。不過他就經常說「這會是一條漫長的路呀!」,並指父母最重要是擁有兩項情緒調節的能力。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坦言父母要學習穩定情緒是一條漫長的路,並透露自己竟然曾經想對女兒家暴。Photo from 82年生的金智英 劇照

幼兒教養專家曾想家暴女兒?

陳志恆心理師指有天晚上,女兒在半夜三點醒來並開始鬧脾氣。孩子在床上滾來滾去,踢來踢去,又放聲大哭,就連妻子拍拍她也被她撥開。他想要抱抱女兒同樣被她推開,怎麼安撫都沒有用。作為父親眼看情況失控,他顧不得睡眼惺忪,只好放大絕,一把將她抱在懷裡,站起來在床邊搖呀搖、搖呀搖。幾分鐘後,女兒安靜下,臉貼在爸爸的胸口沈沈睡去。接著,他把女兒放回床上,但在碰觸到床的那一刻,孩子就像被針扎到一般又跳了起來,放聲大哭。

陳志恆心理師只好繼續把她抱回懷裡,繼續搖呀搖、搖呀搖,直到女兒又沈沈地睡去。這一次,他多等了一會兒,等孩子睡得更沈,再把她放回床上。沒想到,彷彿倒帶重演一般,女兒放聲狂哭,一副要撲回他懷裡的樣子。他只好再度把女兒抱起來,繼續站在床邊搖呀搖、搖呀搖!直到女兒又沈沈地睡去。後來,剛剛的劇情又再度上演,就像跳針一般。不知道來回多少遍,陳志恆心理師指自己的手酸了,也累了,所以就任女兒在床上哭。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女兒趴在他身上睡著了,而他自己也累到睡著了。翌日起床送女兒去保母那兒回來後,陳志恆心理師跟妻子坦言:「晚上,我差點對女兒家暴了!」

孩子總會在你身心俱疲時,給你出功課,考驗你的耐性。Photo from 82年生的金智英 劇照

第1項情緒調節能力:踩煞車

當父母的都知道,孩子總會在你身心俱疲時,給你出功課,考驗你的耐性。陳志恆心理師指那天半夜,有感在精神與肉體上都受到女兒無止境地摧殘。那晚睡前,他的女兒其實已經鬧了很久了。而他和太太總是耐著性子安撫。但是陳志恆心理師慨嘆,「人總是有極限的!當我抱著女兒,站在床邊搖到天荒地老、永無止境時,我的精神狀態正瀕臨崩潰。當下,我真想狠狠一巴掌,往她臉上送去。」但是他忍住了,因為他知道這麼做沒有用;因為他知道,這麼做只會造成傷害;而他更清楚,這麼做只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

忍住不出手、不暴怒、不失控,這就是「踩煞車」的功夫。在臨門一腳前,踩住煞車,停止接下來會讓人無限遺憾的動作。你需要在心裡對自己喊「停!」,然後立即轉移注意力到別處去,爭取讓理智線再度接回來的時間。陳志恆心理師表示,這是在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面臨的第一個考驗,也是父母必備的第一個情緒調控能力:踩煞車。

當情緒瀕臨失控時,要先做的事,是為自己踩煞車,避免做出自傷或傷人的舉動。Photo from 82年生的金智英 劇照

第2項情緒調節能力:自我接納

「我怎麼可以有傷害孩子的念頭?」,這種想法很快在陳志恆心理師的心裏萌生。所幸,這位父親及時踩下煞車,控制住了。不過他表示,隨之而來的是第二波挑戰:內心的煎熬。陳志恆心理師覺察到,心裡的小劇場正熱鬧非凡。「天呀!你剛剛差一點做了讓你後悔莫及的事情!」、「你怎麼可以有這種念頭呢?」、「怎麼會想打自己的孩子呢?」、「你不是號稱情緒調節專家嗎?」​​、「剛剛,你就要鑄下大錯了!」、「你這樣就要失控,太不夠格了吧!」陳志恆心理師指腦中浮現一道又一道類似的念頭,這些聲音簡直快把他逼瘋了。這讓他既懊悔,又自責。

當情緒瀕臨失控時,要先做的事,是為自己踩煞車,避免做出自傷或傷人的舉動。但若不舒服的情緒持續糾纏著你,你得去面對它並消化它。否則,這些情緒會不斷累積,在下一次情緒瀕臨失控時,以更強大的力道一次爆發。陳志恆心理師指那些自我對話,就是慣常「對抗情緒」的情緒因應模式,所以才會阻止了對孩子出現暴怒的情緒。而內心小劇場上演的,他表示這就是自我譴責的戲碼。

陳志恆心理師選擇用「同在模式」,來應對那些內心的不舒服。他坐在椅子上,放慢呼吸節奏,把注意力放到身體上。然後保持好奇,慢慢地觀察,身體上那哪些部位特別不舒服,他指那通常是情緒暫駐的地方。當時他注意到自己的胸口緊緊的,胃腸也悶悶的。陳志恆心理師指自己只是靜靜地去觀察那些身體上的感受,然後告訴自己:「我允許自己擁有這些感受,我深深且全然地接受我自己」。也就是,他試著接納自己那晚的「暴怒」情緒、「想要對孩子動手」的衝動以及隨之而來懊悔或自責的情緒與念頭。陳志恆心理師指最重要是告訴自己:「如果真的無法放過自己,那就先接納這個狀態吧!」

接納當下的情緒,幫助下一次更快踩煞車

陳志恆心理師表示,在情緒調節這個課題上,自我接納這一關是重點。因為能夠允許自己當下出現的狀態,就能慢慢消化這些情緒感受。陳志恆心理師坦言,自己很清楚在育兒路上,孩子會激怒他的機會還多的是,「家暴」的念頭可能再度被激起。但正正因為先前的情緒能被安頓,下一次就更有能力,也會更快地幫助自己踩煞車,甚至採取更適切、更有效的方式處理當前的問題。當父母的如何保持心平氣和?陳志恆心理師表示,如果做不到心平氣和,那就先接納自己做不到;如果對自己的情緒失控感到自責或懊惱,那就先接納自己正處在自責和懊惱之中。他指父母能接納當下的自己,才能穩穩地把自己接住,讓身心狀態回到穩定,然後再準備好面對孩子下一回合下的戰帖!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