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節氣】冬至養身吃這4種食物進補暖身! 5款湯水助暖胃冬天必飲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之友
24節氣「冬至」含義
24節氣中的「冬至」,意指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也將迎來一年中的嚴冬,同時代表春的起始。據記載,古時周代就以「冬至」為歲首,即是一年的起始,人民會有盛大的祭祀活動,也是一家大小團聚的時節,一直到漢朝才將冬至與正月分開,不過「冬大過年」的傳統依舊保存至今。
冬至這天除了是一家團聚的傳統節日,還是進補養生的大好時機。從中醫養生學角度,有「氣始於冬至」的說法,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此時養生有助於保持旺盛的精力,預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Photo from 香港天文台
「冬至」宜吃什麼?
有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天氣漸寒的季節就要注重禦寒,宜食用具有暖身、禦寒功效的食物。
Photo from MamiDaily
一、甘溫熱性的肉類
首先,人體需要更多熱量來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因此不能缺乏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肉類,如羊肉和牛肉因富含脂肪及蛋白質,能增強新陳代謝及內分泌功能,從養生角度則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活血之效。
二、多補充含鐵、碘質食物
資料顯示,貧血的人士因血液循環慢,導致體溫比起正常人低,體溫低間接影響熱量產生。因此貧血或體寒人士更應該多補充含鐵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菠菜、蛋黃等。此外,多補充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魚、海帶、紫菜、奶製品、雞蛋等,也能幫助分泌用於調控人體新陳代謝、體溫的甲狀腺激素,一旦缺乏甲狀腺激素,體溫也會偏低。
Photo from MamiDaily
三、多補充含蛋氨酸食物
蛋氨酸是維持人體防寒機能的重要氨基酸之一,有助於合成蛋白質。芝麻、黃豆、葵花子、乳製品、魚肉、葉類蔬菜等都是富含蛋氨酸的食物。
四、根莖類食物
根莖類食物如山藥、牛蒡、藕、紅菜頭、蘿蔔、薑、菠菜根等都含有多種維他命和礦物質,如鐵、錳、磷、鈣等,不止能提供身體平日所需營養,提高免疫力,與禦寒肉類一起煮食還可清除肉食中多餘的膽固醇,一舉兩得。此外,特別一提生薑內含有薑辣素、芳香性揮髮油,能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還可鎮咳祛痰。
Photo from MamiDaily
5款湯水推介
一、牛肉山藥湯
山藥溫潤滋補,搭配性溫味甘,且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牛肉,可滋養脾胃、強筋健骨、補中益氣。
牛肉山藥湯(3~4人份量) | |
材料 | 鮮山藥500克、牛肉300克、陳皮1小片、生薑適量 |
做法 | 1.山藥削皮,切成小塊,放入涼水中浸泡備用。 |
2.牛肉切小塊,汆水去掉血污。 | |
烏雞石斛湯(3-4人份量) | 材料 |
做法 | 1. 將石斛、去核紅棗、蜜棗、淮山、杞子、花旗參洗淨備用。 |
2. 烏雞和瘦肉洗淨後汆水去血污。 | |
薑絲豆腐石斑魚湯(3-4人份量) | 材料 |
做法 | 1.石斑清理乾淨後剁成大件。 |
2.嫩豆腐切件,薑蔥切絲和切花備用。 | |
3. 鍋中加入2公升清水,和薑絲一起滾開。 | |
4.水煮開後加入石斑,蓋上鍋蓋煮沸,魚肉變白即代表魚漸漸熟透。 | |
5.水煮滚後,倒入約2湯匙米酒,然後撒入葱花,再加鹽調味即可。 | |
當歸黑豆羊肉湯(3-4人份量) | 材料 |
做法 | 1.黑豆洗淨後,提前浸泡一夜備用。 |
2.羊肉洗淨切塊,加入薑片和清水,大火汆燙一邊備用。 |
胡椒腐竹粟米蓮藕湯(1-2人份量) | |
材料 | 白胡椒1.5湯匙、乾腐竹50克、粟米1條、蓮藕半條、薑1塊、鹽適量 |
做法 | 1.首先將白胡椒用炒香,然後樁碎。 |
2.粟米剝皮,留最後一層衣備用; 蓮藕洗淨切塊。 | |
3.乾腐竹用溫水浸軟備用。 | |
4.煮滾2公升水,加入除腐竹外的全部材料,小火煲約1小時。 | |
5.熄火前10分鐘可加入腐竹,再加鹽調味即可。 |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