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親子教養】家長常犯錯:「我罰你繼續溫習」  容易把好行為掛上懲罰的污名

【親子教養】家長常犯錯:「我罰你繼續溫習」 容易把好行為掛上懲罰的污名

爸媽分享
By 香橙老師 on 12 Oct 2021
愛穿橙衣,是懷有初心的資深小學教師、訓輔主任、戲劇課程負責人、腦基礎教學認證教師、國際認可NLP執行師和教練、國際認可「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平日愛把育兒和教學心得隨筆記錄,偶然主持教養和班級經營講座和工作坊,也熱愛於報刊撰寫以教養為題的文章。小學教育榮譽學士,英語語言文學碩士,中英雙語翻譯文憑,戲劇研習文憑,小學教師訓育及輔導證書。FB:香橙課室 https://www.facebook.com/orangeteacher

一晚深夜啟程回家,一家人在車廂內閒談,小晴和小朗無意提起補習社中導師的一句話:「(做功課時)發聲一次做一個練習,發聲兩次就做兩個。」香橙老師深信導師的指示是出於善意,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專心做功課

默書生字未串熟,用抄寫的方法幫助記憶。Photo from MamiDaily

對孩子懲罰應帶有因果連結,不應單純只為阻嚇

想深一層,作聲的後果是做練習,做練習是做壞事後的懲罰,意識上令孩子覺得做練習是受苦的過程,香橙老師認為這個指示值得斟酌。

偶然香橙老師會收到家長拍檔的求助:「老師,我的兒子回家常看電視,你罰他抄英文生字,看他還敢不敢。」通常我都會婉拒提議。從管教的原則角度看,懲罰應帶有因果連結,不應單純只為阻嚇。

舉幾個例子:功課未做完,因此不能去公園,要額外花時間趕工;晚飯吃不夠,爸媽擔心營養不均衡,於是認為不適宜吃甜品;默書生字未串熟,用抄寫的方法幫助記憶。因果連結有助孩子處事重視邏輯因果,也為後果冠上合理的定性。

 

因果連結有助孩子處事重視邏輯因果,也為後果冠上合理的定性。Photo from MamiDaily

既然「溫習」有助孩子進步,就不要令行為掛上懲罰的污名

同樣是「抄生字」,前者是苦差,是懲罰,是阻嚇,是負面定性;後者是幫助,能推動成功,是出自養育者的愛,是正面定性。香橙老師管教孩子很在意因果連結,要讓孩子漸漸學會擺事實,講道理。

「小明,你第二次欠功課,小息罰你到教員室門外溫習。」

「小明,你第二次欠功課,小息請帶書本到教員室門外,看看第二頁能否協助你補做功課?」

既然「溫習」有助孩子進步,養育者都期望孩子多做,就不要令行為掛上懲罰的污名:「我罰你小息找我傾談。」、「我罰你把英文書第一課抄三次。」、「我罰你多做幾個練習。」全都令孩子對跟老師談天、練習書寫、做補充練習留下壞印象,每次做也想起「行刑」,成了苦差。

香橙老師小時候很怕吃米飯,也很怕喝某牌子的西梅汁,相信也是曾經面對過「被罰吃飯」、「被迫喝西梅汁」。

對孩子有益的事,務必冠上美名。
延伸閱讀:
【親子教養】小小孩子不肯戴口罩? 腦科學X心理學的4個發指示技巧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