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媽媽 回顧人奶路首7天7件事】
四年間,我的三個寶寶都順利誕生了,但三姊弟出世後各因不同原因送往加護病房,住了數天,所以他們人生的第一口奶都不是母乳。然而,這沒有擾亂我的人奶路,大寶和二寶其後都可以全人奶直至我懷上另一胎,才轉飲純牛奶,其時他們已1歲多,加固已久。三次經驗不足以令我成為專家,但還算得上是個在人奶路上奮鬥過和奮鬥中的媽媽,回顧這四年多,總結是心態比工具重要,尤其首周的心路歷程。
1.產後第一件事,不要過於執著「全」人奶。
黃金初乳因人而異,亦因時而異,我三胎的初乳量都不同,試過逐步增加,亦試過產後兩小時有15ML,翌日卻一滴也擠不出。住院期間奶量反覆,加上寶寶在加護病房,他們都是飲醫院提供的水奶加少少人奶,但出院後即產後三、四天已上奶,沒有買奶粉,從此開始全人奶之路。經驗告訴我,首數天成功餵哺固然開心,未成功也不用氣餒,學會盡力但不強求,心情放鬆,有需要時暫以奶粉取代,不過份堅持全人奶令自己有壓力,有助身體復原,走更遠的路。
2.用手擠奶一定要識。
幸運的話,出世後寶寶跟着媽媽,可以埋身餵哺,不用手擠;如寶寶在加護病房,則需要手擠出來送到BB病房了。就算妳打算將來全埋身,或用奶泵,學識手擠百利而無一害。像我這種大頭蝦,試過上班忘記帶奶泵、奶泵無電、忘記帶奶樽,試過毫無準備下石頭胸急需「減磅」、自己入院被迫與寶寶分開…… 所以這種不用工具、只要技巧的方法一定要懂。
3. 首周人奶顏色天天不同,不用大驚小怪。
黃金初乳,顧名思義是黃金色的,又黃又杰不易泵,手擠較容易,份量亦不多,但營養滿分。人奶顏色會一天比一天白,首周過去,基本上以後就是那種白了,奶量則在兩周後開始穩定。如果泵出來放進雪櫃,冷凍之後會見到有一層脂肪浮面,亦會黐在樽身。如果要做冰奶,建議泵奶後即倒入儲奶袋放冰箱,冷凍後才放冰箱則記得搖搖奶樽,將脂肪和奶水重新混合才入儲奶袋,免得脂肪流失。
4. 飲水和休息是不二法門。
坐月是閉關休養(身體)和修煉(湊B)的時候。在這個月裏,生活就是炒米茶、飯、湯水、餵奶、換片、訓覺的循環,沒出街沒應酬沒社交,就是為了兩件事──身體復原和培養與寶寶的默契。要記住,休息多則心情好,身體好則人奶多。
5. 埋身之後再泵奶。
無人嫌多這個道理很易明,為什麼我要比feed on demand更多?第一,一旦月經重臨,奶量極可能減少近半,未雨綢繆非壞事。第二,初生寶寶耗奶量仍在增長中,要大概兩三個月大時才穩定,餵人奶之初不能怠慢。第三,埋身飲奶的動作很累,寶寶未必食得多,我習慣埋身後泵出來,看看寶寶會否想繼續用樽飲。
6. 泵奶不比埋身差。
雖說吃奶是天性,出世就識,但不是每個寶寶都埋身食得好。我的大寶寶出世後輕易埋身成功、越食越多、越長越胖,但二寶寶和小寶寶都不是。二寶和小寶出世時較輕磅,吸啜能力較差,不夠力埋身啜,需用樽餵,而且更試了幾款奶樽才找到合適的。幸好,二寶和小寶稍為長大後,也能成功埋身。所以,不要急於迫初生寶寶埋身食奶,慢慢來,他們終會學懂的,最緊要是他們開開心心吃得飽。
7. 不要介意旁人意見。
長輩、丈夫可能出於好意,見媽媽每隔兩小時餵人奶很疲倦,籲說不如餵奶粉;可能是出於無知,見到黃色的初乳以為人奶有問題……記住,媽媽是BB的頭號話事人,也是BB的頭號保鏕,媽媽要有信心、積極、堅定實踐自己想行的人奶路,成就人生中最堅持的其中一件事。
四年多的母乳媽媽心聲,要總結豈止千二字,再談。以上純為記錄個人經歷,覺得啱聽就讚、唔啱聽則各自修行,多謝觀看。
==============================
Text & Photos:寶兒媽咪
【誠徵Bloggers!】想分享你的懷孕及育兒日常?請將投稿連同約40字個人簡介和近照一張,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幫你開設個人專欄,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FB專頁,快點踴躍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