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踏高峰期趨活躍 籲家長多留意子女健康 注意個人衞生
踏入十一月,不但是流感季節,亦是猩紅熱(Scarlet Fever)的活躍高峰期,衞生防護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猩紅熱個案由本年10月22日至28日期間合有37宗,增至其後兩星期分別61和66宗,截至11月11日,十一月份已錄得共有3宗,都是在學校和院舍爆發的個案,涉及十名學童和兒童,直至現時已接獲1682宗猩紅熱的呈報個案,年齡介乎兩個月至43歲,並逾有95.5%為10歲以下兒童。
猩紅熱的主要成因是甲類鏈球菌所引致的細菌感染,受影響的多是兒童,可透過飛沫或直接與受感染者的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傳播。
病發初期一般都會出現發燒和喉嚨痛,亦有機人會出現頭痛、嘔吐和腹痛等病徵,而舌頭、身軀和頸部會等均會出現草莓般呈紅色的凹凸紅疹,隨後更會逐漸蔓延至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和腹股溝等。
雖然紅疹多數會在一星期內消退,而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的皮膚會脫皮。可是猩紅熱是有機會讓人出現中耳炎、咽喉膿腫、肺炎、腦膜炎、骨或關節毛病,亦可對腎臟、肝臟和心臟造成損害,和引致較罕見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等多種併發症,只要服用合適的抗生素便可以效治療猩紅熱,故如懷疑患上猩紅熱,應立即向醫生求診。
然而,猩紅熱在本港全年都會出現,在過去數年活躍程度一般於五至六月,以及十一月至三月期間,因此,衞生防護中心預計猩紅熱的活躍程度在未來數月將維持在高水平。家長須多留意子女,確保他們時刻保持個人、手部和環境衞生。
Text: Mami Editorial
Source: 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