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成長發展】孩子「整古做怪」搞邊科?

【成長發展】孩子「整古做怪」搞邊科?

家庭關係 bloggers
By 慈慧幼苗 on 16 May 2025
「慈慧幼苗」由羅鷹石慈慧基金創始贊助,於2014年成立,致力拓展0至6歲幼兒培育及發展,透過互動資源平台及家長教育培訓課程等服務,教育公眾正確的育兒知識。截至 2020年,受惠的兒童、家長、及專業同工等超過37, 000人,受惠團體及機構超過400個。

有些孩子喜歡在公眾場所、交通工具或學校做出一些古靈精怪的行為,例如:手舞足蹈、高聲唱歌、大叫大嚷等情況,確實會令父母大感尷尬及無所適從。其實,父母只要找出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背後原因,再對症下藥,例如:運用「故意忽視」的方法、引導他們在適當的場合做適當的行為、提供合適的機會和空間讓子女發揮潛能,可以大大減少他們做一些古怪行為的機會,大家不妨試試。

整古做怪|目錄 + 快速連結

小朋友經常做一些古靈精怪的行為,令父母大感尷尬及無所適從Photo from MamiDaily

 

實行「故意忽視」

雖然孩子天性是愛表現自己,但當他們在不適當的場合做出一些標奇立異的行為時,家長可以了解他們做這些行為的背後動機,例如:有些孩子為了獲得父母、老師或同學的注意或誇讚而表現自己的「才藝」,從而產生一種樂趣、關注和存在感;又或他們想透過以上不當行為而獲得想要的東西等,都是引致他們表現不當行為的原因,從而可以作出正確的處理。


當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做出滋擾行為時,父母可以運用「故意忽視」的方法,令他們無法得到回應,漸漸感到沒趣,將注意力轉移至其他事情上,從而減少不當行為的出現。在應用「故意忽視」的技巧上,父母要停止與孩子的對話或注意,再一邊作忽視,一邊從旁觀察,當孩子停止出現以上行為時,父母應給予關注和讚賞。但值得留意的是最初實行「故意忽視」時,孩子可能會繼續做出引人注意的滋擾行為,但只要父母有所堅持,繼續運用,便會達到成效。

當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做出滋擾行為時,父母可以運用「故意忽視」的方法Photo from MamiDaily

引導做正確行為

父母在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時,要保持冷靜和堅定的態度,引導他們在適當的場合做適合的行為,例如:在課室要遵守規則、專心上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要安靜,及不可以走來走去等,讓他們明白在不適當的場合做一些標奇立異的行為是不禮貌的表現,並會給別人造成滋擾。

若果孩子喜歡「周身郁」和唱歌,父母可以提供適當的時間、場合和空間讓他們展現所長,例如:在周末在家中設才藝表演時段,讓他們可以大跳大唱。在處理孩子大叫大嚷的情況時,父母可以多與他們傾談,示範和提示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同時,透過參加不同活動,可以增加孩子與其他人相處和溝通的機會,令他們感受樂趣和獲得存在感,有助身心發展,從而減少做一些不當行為來吸引別人的目光。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