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生育】家計會調查:18至27歲青年生育意欲下跌一成 兩成人打算婚後不要孩子

【生育】家計會調查:18至27歲青年生育意欲下跌一成 兩成人打算婚後不要孩子

產前產後
By Dara on 27 May 2024
Deputy Managing Editor

本港的生育率持續下跌,2022年新生嬰兒更跌至3.29萬名的歷史新低。家計會日前公布調查,與10年前相比,現今18至27歲青年的生育意欲續跌,計劃將來生育的青年比率下跌近一成,平均理想子女數目由1.3至1.4名,下跌至0.9名,兩成青年更打算即使結婚亦不要孩子

 

 

有計劃生育的年輕人逐年下跌Photo from MamiDaily

 

調查揭青年生育意願續跌

日前,家計會與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合辦「育與不欲:再思計劃生育」論壇,闡述了「青少年與性研究」結果報告。調查成功訪問了1205名本地18至27歲的青年(592名女性及613名男性),發現在2022年,計劃將來生育的青年比率於過去10年間繼續下跌近一成,同時高達三成未決定會否生育,以「二孩家庭」為理想的主流已成過去,更多年輕人只想生一胎或不要孩子,而理想結婚及首次生育年齡進一步推遲,養育孩子的責任及經濟負擔重是主要障礙。

 

香港生育率下降,成為全球最低生育率地區之一Photo from MamiDaily

無孩家庭比率超前

首先是計劃將來生育的青年比率,延續過去的下降趨勢,較10年前下跌約9%,佔女性的51.1%及男性的44.8%,而不肯定將來會否生育的比率與10年前相若,佔女性的29.6%、男性的35.2%。

理想子女數目方面,「二孩家庭」不再是理想主流,由2016年佔女性的27.0%及男性的20.2%,下降至2022年佔女性的14.5%及男性的12%,首次低於以「一孩家庭」及無孩子作為理想的受訪者比率。平均理想子女數目亦由2016年女性的1.3名及男性的1.4名,進一步下跌至2022年分別1名及0.9名。

 

18-27歲青年生育調查:

男性 女性
計劃將來生育的青年比率 44.8% 51.1%
不肯定將來會否生育的青年比率 35.2% 29.6%
理想子女數目:二孩 12% 14.5%
理想子女數目:一孩 17.8% 19.0%
理想子女數目:無孩 20.0% 19.3%

 

有不少年輕人,打算結婚後不想要孩子Photo from MamiDaily

 

理想生育年齡:女30.4歲、男32.7歲

想生育的女受訪者的理想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由2016年的28.8歲上升至2022年的30.4歲,男性則由2016年的30.9歲上升至2022年的32.7歲。受訪者不想要孩子的主要原因,是「怕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社會環境不適合孩子發展」、「養孩子經濟負擔重」、「不喜歡孩子」 及「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受孩子的縛束」 。

 

不想要孩子的主要原因:

男性 女性
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 44.1% 41%
社會環境不適合孩子發展 38.8% 39.9%
養孩子經濟負擔重 36.5% 22.1%
不喜歡孩子 34.8% 36.4%
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受孩子的縛束 35.8% 36.3%

 

年輕人結婚/同居意願回升Photo from MamiDaily

 

結婚/同居意欲上升

至於結婚意願方面,在2022年,表示將來會結婚的受訪者比率,由2011年的最低點回升約10%(女性61.4%及男性 55.7%)。其中,選擇將來會「先同居後結婚」的女性和男性的比率,延續過去20年的上升趨勢,由2016年分別為28.8%及37.1%,大幅激增至2022年的42.9%及42.1%。他們的理想結婚年齡中位數,延續過去10年的上升趨勢,亦相應地由2016年女性的28.1歲及男性的29.6歲,進一步推遲至2022年的分别29.2歲及31.1。25.2%女性及29.8%男性表示不知道將來會否結婚或同居。將來不會或不知道會否結婚的最主要原因,依次為「享受單身生活的樂趣」 (女46.6%、男60.1%)、「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女35.4%、男36.5%) 及「經濟能力不足」(女25.5%、男32.3%),選擇這幾項原因的受訪者比率,整體上較2016年有明顯的增加。

 

年輕人結婚/同居意願:

男性 女性
將來會結婚的青年比率 55.7% 61.4%
先同居後結婚 42.1% 42.9%
不知道將來會否結婚或同居 29.8% 25.2%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人口健康講座教授葉兆輝教授指出,本港青年的人口比例及其婚育意願對香港整體出生率有重要的影響Photo from 家計會

籲建友善育兒環境鼓勵及早計劃生育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人口健康講座教授、家計會榮譽顧問葉兆輝教授指出,雖然想結婚的青年比率回升至四成半至六成,但其中大部分選擇先同居後結婚,由於中國人的社會仍然傾向「婚內懷孕」,「先同居後結婚」的趨勢令結婚和生育年齡不斷推遲的情況加劇。

他又指出,在現今香港社會的經濟環境下,面對樓價和物價水平高,工時長及工資低,居住空間狹小,令不少想生育的青年夫婦擔心不能給予孩子最理想的照顧及成長環境而遲疑,因此需要透過政策制定者制定和推動有效和針對性的整全的人口政策去應對,為社會締造更友善的育兒環境,才能鼓勵想生育及未決定的青年及早計劃。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家計會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