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自然教育強 孩子感恩濃
現今講求便利和舒適的生活模式中,成人或小朋友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已漸少,不是每個成人都能接受沒有空調,但要面對日曬、飛蟲等的戶外活動,他們甚至會顯得不耐煩和嫌惡;由於學校與家長重視孩子的課業及考試,很難得會給他們舉辦大自然戶外活動。其實,小朋友多接觸大自然,有助增強專注力、觀察力及提升五感的敏銳度,且會懂得尊重人,以及存感恩之心,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培養孩子自然智能的方法,令孩子愛上大自然。
Photo from 慈慧幼苗
培養自然智能
教育局有指引鼓勵幼稚園學生每年最少有兩次離開校舍,進行戶外教育。究竟自然教育與兒童成長有什麼關係呢?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由原本只有七項智能,到1999年增加了自然智能。加德納認為自然智能的核心是人類對植物、動物和其他自然元素的認知能力。威斯康辛大學蕾斯莉·威爾遜教授指出,自然智能包括擁有敏銳的感覺能力(五感),運用感官來察覺和辨別自然界中的事物。
孩子在滿滿被照顧中成長,五感的敏銳度已逐漸被埋沒,如果家長們日常生活多與孩子一起經歷雨後的太陽,看看彩虹;在刮颱風的日子看看什麼是魚鱗天;就連平日抬頭看天空觀察雨雲,以致了解氣壓影響溫度,受颱風到來時那種低氣壓如何叫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以及四季樹的不同等,相信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及善用身體、嗅覺、觸覺等五感都會變得敏銳,更能明白人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
如果學校能安排孩子學習種植、栽培、除蟲,了解一菜一木,以及大自然的生物成長過程,令他們明白桌上的所有糧食都來得不易,學習感恩及尊重各種生物生存的方式及權利,排除為我獨尊的專權想法,做好在地上管家的角色,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Photo from MamiDaily
3大方法令孩子喜歡大自然
為免孩子對大自然環境感到陌生和抗拒參加戶外活動,父母可以促進孩子喜愛接觸大自然,以下是一些建議:
1. 開展家庭戶外活動:安排一些戶外家庭活動,例如郊遊、野餐、露營或追蹤自然步道等,這樣可以讓孩子親身體驗箇中樂趣,並與家人一同享受郊野環境。
2. 設置自然環境:在家中或附近的空地上設置一個小型的種植園圃,例如花園、草地或小型菜園,讓孩子參與種植植物、觀察昆蟲、觸摸土壤等活動,與大自然互動。
3. 鼓勵自主探索:給予孩子在安全範圍內自主探索大自然的機會,例如帶他們到公園、河邊或森林中,讓他們觀察、聆聽、摸索自然界的事物,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好奇心。
最重要的是,作為家長要做好榜樣,以身作則,積極參與接觸大自然的活動,並將熱愛大自然的訊息傳遞給孩子。通過這些方法,孩子能夠建立起與自然環境的聯繫,並對大自然產生興趣和尊重。
Photo from MamiDaily
以上資料由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王美玲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