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上奶方法】7大事項影響媽媽乳汁分泌 快學10個易上奶小貼士!

【上奶方法】7大事項影響媽媽乳汁分泌 快學10個易上奶小貼士!

母乳
By ashly.eng on 13 May 2022
Digital Editor

許多媽媽都在母乳餵哺的道路上努力前進,只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然而不少媽媽也面對奶量不足的困擾,最後只能遺憾結束餵哺母乳的旅程。其實奶水分泌與媽媽的健康、情緒、環境都有很大的關係,媽媽們不如觀察自己是否不知不覺間,已經養成了減少奶水分泌的不良習慣。惟有做出正面改變,才能逐步追回奶量。今天就一起來學習10個上奶小貼士吧!

減少奶量7事項

上奶方法,點先易上奶?Photo from MamiDaily

美國農業局(USDA)積極推動母乳餵哺計劃,該局就曾提出7個容易減少奶水分泌的習慣或事項,分別有:

  • 限制嬰兒的進食時間;
  • 以配方奶粉取代母乳;
  • 過早讓嬰兒吃固體食物(4至6個月之前);
  • 吃避孕藥或其他藥物(相關疾病患者應向醫生諮詢);
  • 飲酒或吸煙;
  • 睡眠不足;
  • 曾進行乳房手術(比如隆乳)。

美國農業局提出7個容易減少奶水分泌的習慣或事項Photo from MamiDaily

10大上奶方法

1/時刻滿足嬰兒進食需求

產後首2小時是上奶黃金期,之後的幾天至幾星期,都是母乳分泌的重要階段,亦是嬰兒會頻密尋乳的階段。由於初生嬰兒胃部較小,一次並不會進食太多母乳,因此也會更容易感到飢餓,媽媽需要確保每次嬰兒飢餓時都能讓他吃到母乳。首星期,嬰兒每天可能需要進食8至12次,但每個嬰兒的需求都不同,因此媽媽不需要嚴格規定餵哺時間,而是一旦發現嬰兒有飢餓反應,便進行哺乳,不僅有助於嬰兒的身心靈發展,也是維持母乳分泌量的因素。

 

2/確保嬰兒正確吸吮乳頭

嬰兒正確的吸吮方式能讓乳汁更好地流出。嬰兒臀部及頭部應該呈直線,頭應該與媽媽乳房位置平行。媽媽把嬰兒帶到乳房前,等嬰兒嗅到乳房的特殊氣味後而長大嘴巴,才將他帶往乳頭。正確的吸吮順序應該是下唇先接觸乳暈部分,接著上唇再包覆乳頭。開始吸吮後,嬰兒的下唇會往外翻,下巴也會緊貼著乳房。

 

3/多和嬰兒親密接觸

與嬰兒肌膚相親會促進催產素生成,而催產素是「噴奶反射」的重要因素。當嬰兒吸吮乳頭時,大腦便會分泌催產素,催產素讓包裹乳汁的泡囊及乳管的肌肉細胞收縮,將奶水擠進大乳管而得以排出。

與嬰兒肌膚相親會促進催產素生成Photo from MamiDaily

4/夜間餵哺

奶水分泌的另一個主要激素就是泌乳素,而泌乳素在夜間濃度較高,因此在夜間親自餵哺母乳能夠刺激更多泌乳激素產生,進而促進乳汁分泌。

 

5/適時擠出奶水

若是奶量少,可增加泵奶的數量,讓身體知道嬰兒需要更多奶水供應。此外,當有多餘奶水堆積在乳房裡時,可造成乳腺閉塞或是乳腺炎,因此在餵哺後可將奶水擠出進行冷藏。

若是奶量少,可增加泵奶的數量Photo from MamiDaily

6/平均哺乳兩側乳房

若發現奶量少而無法滿足嬰兒需求,可同時交換兩側乳房,讓乳汁有時間分泌。

 

7/不要輕易給嬰兒奶嘴及奶瓶

讓嬰兒(尤其是早產嬰兒)吸啜奶嘴或奶瓶,可能會影響他們正確地學習吸吮乳房,從而影響奶水分泌。因此若有需要,可考慮在直接授乳的情況理想後才使用奶嘴。

 

8/健康飲食

食物中蘊含的蛋白質、脂肪、葉酸、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各類營養素都是乳汁分泌所需的物質,因此媽媽要攝入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奶水正常分泌。平時可多食用黑芝麻、杏仁、黃豆、腰果、木瓜、三文魚等食物。此外,也要記得保持充足水分,才能讓奶水維持正常分泌。

保持充足水分,才能讓奶水維持正常分泌,及多吃黑芝麻、杏仁、黃豆、腰果、木瓜、三文魚等食物Photo from MamiDaily

9/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是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基本原則,身體無法獲得充足休息亦間接導致奶量下降。睡眠不足還會影響情緒,讓媽媽情緒變得較為暴躁,嚴重還有可能導致產後抑鬱,因此媽媽若是發現工作或家務忙碌,就應該放緩腳步,尋求家人理解及幫助,減輕負擔。

 

10/乳房熱敷+按摩

在餵哺前,可用熱毛巾敷在乳房周圍約10至15分鐘,也可搭配按摩刺激乳房,以拇指、食指、中指從乳暈位置向乳頭方向擠壓,提早刺激乳房讓大腦分泌催產素,增加噴奶反射。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