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移民】帶幼兒移民外地 小心別灌輸歧視思想
最近看到一遍文章,實在看到火冒三丈,一個母親把幾歲的兒子塑造成「恐華魔人」。文章是一位移民英國的母親講述自己年幼的孩子「對於華裔以至中國事物極其排斥」,事源她的兒子在倫敦街頭上被同是香港人的小女孩觸碰「拖手手」,即時驚嚇厭惡得像見鬼,立即撲回母親懷裏尋求安慰。其後這個小男孩看到鏡中的自己,發現自己不是「金頭髮」、「藍眼睛」,又連續痛哭了幾天。然後又有一天,這位母親指着兒童雜誌的亞裔孩子,問小男孩和他是不是很像,小男孩立即「悲從中來,泣不成聲」。最後這位母親的結論是,兒子出現身份認同危機。
Photo from MamiDaily
其實移民沒問題,最大問題是這位母親崇洋崇到口水滿地流,把自己的主觀想像投射在子女身上,把子女塑造成恐懼/憎恨黃皮膚和香港人的性格。從這個母親的其他文章看來,小男孩才2至3歲。當年在英國工作,同事常常帶小朋友來上班,他們有黑人有英國人有日本人,最小的才2歲多,都打成一片,沒任何種族隔閡。回到文章中的小男孩,是因為小女孩是華人就「驚嚇厭惡得像見鬼」(先不探討究竟何以一個拖手就分得出是華人不是日韓人)?有位朋友更打趣說:「如果有個陌生女仔突然熱情攬住我,我都會嚇到縮啦!」其實小朋友這個年紀,認識新朋友可能會比較害羞,如果平日外向的小朋友突然害怕一個陌生小孩,則必須小心處理,但這位母親選擇以孩子「恐華」來作解讀,或會錯過了孩子可能遇上的真正問題。
文中說到小男孩看到鏡中的自己是華人便痛哭了幾天,這部分也真是莫名奇妙。我兩個孩子半歲大時,都已慢慢學識照鏡子,辨別鏡中的自己(應該正常孩童也是差不多時間),所以很難想像孩子會突然有一天才發現鏡中的自己是黃皮膚、黑眼睛,還看到哭上幾天,除非這個小男孩是從來不照鏡刷牙洗臉。心理學家費希納(Gustav Fechner)在百多年前進行「曝光效應」的研究,人們會對自己在鏡子中的相貌產生認同感,亦稱「熟悉定律」,會覺得自己比較美。最近看到一個訪問影片,受訪的女孩有先天罕見的疾病,令她臉部畸形,但無阻她欣賞自己。她的姊姊說,這個女孩經常望着鏡中的自己,看得非常陶醉,女孩也說覺得自己很美,很有自信。
Photo from MamiDaily
說回文章中的小男孩,突然有一天,看到鏡中的自己而嚎啕大哭。如果一個幼童突然出現照鏡痛哭的反常情況,還維持了好幾天,作為母親,會覺得是因為他討厭華人來草草結案,還是應該擔心他突然遇到驚嚇的事情所致?文章裏講到小男孩連「beautiful」都未會說,究竟如何表達自己是因為見到自己是香港人的樣貌而哭?每個母親都希望/覺得自己最懂孩子心思,但當孩子有任何異常舉動,最好還是給點耐性尋根究底,不要硬套原因。這次套了個「身份認同危機」給個3歲未到的小孩,妄下結論便「解決」了問題,但真正的問題不單沒有消失,更反面地灌輸了孩子應該討厭自己種族的概念。
文章最有趣的地方,是小男孩看到小港女會怕,照鏡見到自己會哭,但看到黃皮膚的華人媽媽卻完全免疫,更立即緊緊撲入懷內。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個媽媽指着雜誌一個亞裔小孩,問小男孩似不似他,小男孩立即「悲從中來,泣不成聲」。究竟一個3歲不到、言語表達都未掌握的小孩,經歷過多少淒滄,才會年紀小小已領會到「悲泣」這個層次的哀傷,這裡不探討;但外國人常為人詬病的亞裔人「面盲症」,這位老母似乎移民後也學了人家的陋習(抑或已經以為自己是白人?),找遍整本雜誌才找到一個亞裔人,然後逼孩子覺得似自己。撫心自問,如果打開一本女性雜誌,裏面只有一個鳳眼哨牙的亞裔女性照片,你會覺得和自己像嗎?從何時開始,膚色種族相近就等於似樣?當地年幼的小孩也懂得分辨大家的不同膚色,亦不會因為對方是華人所以辨別不出,覺得很相似。
回想起在倫敦工作的日子,走進早上的地鐵車廂,不時會看到擠滿的人群包括華人、印度人、俄國人、西班牙人或其他歐洲人,佔比最少反而是英國人。那些年我從來沒擔心過歧視這回事,當年在上班的大廈認識了不少朋友,大家都識用筷子,有人喜歡吃壽司,也有人聽K-Pop,而我的best buddy是個印度人。倫敦文化多元的程度就是如此,所以到回流了,我也選擇送兒子到英國讀書。我們不能忽視身份認同的問題,但這趟遇上身份認同危機的恐怕是那位母親,不是無辜的小孩。數十年前的移民潮,我們以香港人身分自豪,甚至團結起一個China Town。人在異地,人家都沒歧視你,今日你卻帶頭歧視自己,歧視香港人,殊不可悲。別忘記,無論你移民多久,你的皮膚都不會變白,眼不會變大,口音依然是Konglish。試想像3歲未到的孩子已經學會排華、恐華,長大後隨時變成極端分子。還望這個母親可以放過孩子,不要再將扭曲想法灌輸給小孩了。
Photo from MamiDaily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湯寶莎莎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