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爸媽】研究:爸媽年花1,977小時哄孩子睡覺 3個方法助小朋友極速入睡
相信各位由夫妻進化成新手爸媽,最不習慣的就是時間愈來愈少,好像24小時全天候在家都會有無窮無盡的事情要做。有一項調查發現新手爸媽一年會用超過1,977小時、即相等於80天的時間來哄孩子睡覺,難怪懷著寶寶時,其他有經驗的母親經常勸喻準媽媽們要多睡一點,原來孩子出生後,真的沒多少機會能睡覺好的。
Photo from MamiDaily
每天平均花5小時25分鐘哄睡
美國網站《Sleep Junkie》的研究團隊,訪問了在過往18個月中成為新手父母的參加者,收集有關他們及寶寶的眼眠數據進行調查,發現一個震驚的事實。報告結果指出,爸爸媽媽每天平均花5小時25分鐘哄孩子入睡,即是一年共花約1977小時,足足82天!難怪當媽媽後,時間真的十分十分不夠用!
Photo from MamiDaily
另外,團隊亦發現外國的父母最常用來哄孩子睡覺的方法是帶著寶寶開車「遊車河」,受訪的群眾平均每天用41分鐘開車,加起來大約會走32公里的路。另一種常用方式的就是抱著孩子四圍走動,每天花大約1小時21分鐘。
只有5%時間用在自己身上
除了哄孩子睡覺外,每天都要為孩子洗澡、掃風及餵奶等都佔用了爸爸媽媽很多時間,這項調查更發現受訪者平均只有5%的時間用在自己身上!研究團隊最後提醒新手爸媽,照顧小朋友的同時,別忘了花些時間愛護自己。
Photo from MamiDaily
3方法讓寶寶極速入睡
原來哄寶寶是要花這麼多時間,以下為大家推介3個方法令寶寶快速入睡:
1. 舒適環境
盡量在每天相似的時間讓寶寶睡覺和起床,即使週末也別差太多,這有助於調整寶寶的生理時鐘。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冷親,會為他們多穿幾年衣服。其實寶寶的體溫一般相比大人高1至2°C,比起怕冷,他們更怕熱!特別是現在的天氣開始熱,寶寶會因為體溫過高而無法入睡。爸媽最好將睡房的溫度調節到22-24°C,令環境舒適,寶寶便能更快更易入睡。同時別忘記保持房間偏暗、採用遮光窗簾,有助於寶寶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促進睡眠。
2. 播白噪音(White Noise)
在寶寶睡覺的時候,播一些頻率一致的聲音——白噪音(White Noise),如雨聲、海浪聲、風扇聲、吹風機聲等,模仿媽咪肚入面的聲音,有助舒緩情緒,令BB更加放鬆。另外,溫和的純音樂亦有同樣作用。
3.包巾包裹法(Swaddling)
用包巾將BB包得舒服,有安全感,猶如在媽咪肚入面,減少驚嚇反射,容易入睡,這招對新生兒至6個月最適合)。此外,BB聽到媽咪心跳聲會有熟悉感,可以放在胸口,或者用可模仿心跳聲的毛公仔陪睡。
Photo from MamiDaily
培養寶寶的獨立睡眠能力
除了哄睡外,家長亦應培養寶寶獨立睡眠的能力。
1. 放下時機: 當寶寶出現睡意但還沒完全睡着時,就將他們放在床上。這有助於他們學習自行入睡,而不是依賴搖晃或抱睡。
2. 適度安撫: 如果寶寶哭鬧,先等待幾分鐘,給他們自我安撫的機會。如果持續哭鬧,可以輕拍或輕聲安撫,但盡量不要抱起來,除非他們非常需要。逐漸減少安撫的程度,讓寶寶學習獨立入睡。
3. 睡前儀式:每日固定「洗澡 → 控摩 → 唱歌 → 關燈」程序,建立睡眠儀式感,幫BB知道「現在是瞓覺時間」。留意寶寶打哈欠、揉眼睛、煩躁等睡眠信號,在他們過於疲倦前就開始睡前儀式。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方法可能對某些寶寶有效,對另一些則不然。找到最適合您寶寶的方法需要時間和嘗試。
延伸閱讀:
【在職家庭津貼2025】4人家庭全額津貼入息上限增$25,800 ! 詳數申請資格/資助金額/工時要求
延伸閱讀:
【AI世代家長攻略】青年屏幕沉迷?學術取巧?社交退縮? 面對AI時代 父母11個應對策略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