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福苑五級火】孩子因火災新聞感到恐懼焦慮?5個方法化解子女不安情緒
近日,大埔宏福苑發生了嚴重的五級火警,這場災難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不少家長和孩子在觀看宏福苑五級火的新聞後,可能會感到不安、害怕甚至焦慮。對於孩子來說,面對這類重大事件,他們的情緒往往更加敏感,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引導。本文將透過分享一些方法,幫助家長疏導孩子的情緒,並將這次事件轉化為一個教育和成長的契機。
Photo from 讀者Kwun Hin提供
1.傾聽孩子的聲音,接納他們的情緒
孩子可能會提出許多問題,例如:「為什麼會有火災?會不會發生在我們家?」這些問題反映了他們對安全感的擔憂。此時,家長應該給予耐心的傾聽,並讓孩子明白,感到害怕是正常的。可以說:「我知道這件事讓人害怕,我也覺得很難過,但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面對。」
避免:
- 避免用「沒事的,不用怕」來敷衍孩子的情緒,這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
- 避免過度解釋細節,尤其是令人恐懼的部分,例如傷亡人數或災難的嚴重程度。
2. 幫助孩子理解事件
孩子對新聞中的畫面可能會感到震撼,尤其是濃煙和焚毀的棚架等場景。家長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幫助孩子理解,例如:「這是一場火災,可能是因為某些問題導致的,但消防員叔叔和很多人都在努力幫助受影響的人。」這能讓孩子明白,雖然事情令人難過,但社會上有很多人在努力解決問題。
可以趁機向孩子普及一些安全知識,例如火災的成因和火警的應對方法,讓他們感到有掌控感,而非無助和恐懼。
3. 控制媒體暴露,避免過度關注
火警新聞往往會反覆報道,畫面和數據可能會加重孩子的不安情緒。家長可以適當限制孩子觀看相關新聞的時間,並避免讓他們被過多的負面信息包圍。
當孩子詢問時,家長應該用平靜的語氣解釋,而不是讓孩子沉浸在恐懼的氛圍中。
4. 帶領孩子關注正面力量
在災難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人性的光輝。例如,這次火警中,消防員的英勇救援和社區居民的互助都是值得讚揚的。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災難雖然可怕,但有很多人一起努力讓事情變得更好,我們也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
可以帶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慰問一些住在該屋苑的親友,或者錄一個口訊向身邊做消防員的親友打氣,這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也可以盡一點綿力。
5. 教導孩子火警逃生知識,建立安全感
孩子的焦慮常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家長可以通過做一些實際準備來增強孩子的安全感,例如:
- 和孩子一起學習發生火警時的逃生方法,告訴他們遇到緊急情況時該怎麼做,例如:發生火警時需帶備「逃生三寶」離開大廈、如被果單位內,需用膠紙圍封門邊及以濕毛巾密封門底轉隙,阻止濃煙滲入。
- 向孩子尋找大廈中的消防設備,並解釋這些消防設備如何在火警中發揮作用
Photo from MamiDaily
當孩子有足夠的逃生知識時,他們會感到更安心。
災難新聞雖然令人痛心,但它也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一部分。透過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孩子不僅能夠學會疏導自己的情緒,還能從事件中學到勇氣與智慧。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家長們用愛與耐心,陪伴孩子走過這段不安的時光,讓他們更加堅強、勇敢地面對未來。
Text:Mami Edito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