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婚姻】只擺酒不註冊 成為內地年輕人婚姻常態 是人間清醒還是法律兒戲?

【婚姻】只擺酒不註冊 成為內地年輕人婚姻常態 是人間清醒還是法律兒戲?

家庭關係
By Dara on 13 Oct 2025
Deputy Managing Editor
當自己成為父母,才明白父母的喜怒哀樂,以及無私的愛!

內地婚姻登記制度經已簡化,領證時不再需要戶口本,但仍沒法吸引年輕一代註冊結婚。內地報道指,深圳等一線城市的適婚人士,流行舉辦盛大的婚禮,向親友宣告結合,唯獨不領取結婚證。「只辦酒席,不領證」的模式,尤其受到經濟獨立女性的青睞。

擺酒不註冊|目錄 + 快速連結

內地年輕人認為,領不領證都沒關係,領了也不能保證白頭偕老Photo from 《淚之女王》劇照

避開催生問題

「當夫妻不如當情侶,結婚不如談戀愛」,反映內地年輕一代傾向沒有法律文書約束的關係,尋找婚姻的自由與純粹。

對於選擇不領證的年輕人而言,一張結婚證書所帶來的似乎是弊大於利。一名95後的受訪者,與丈夫舉辦婚禮已五年,至今在法律上仍是「同居關係」。起初只是因為辦完婚禮後對繁瑣流程感到疲憊,後來卻發現不領證反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她與丈夫都不喜歡小孩,面對長輩催生的壓力,只要不領證,長輩的注意力便會集中在「催領證」上,為她擋下了「催生」的炮火。如今,她的丈夫也認同這種「在婚姻裏當情侶」的感覺,只要兩個人齊心生活,無需在乎形式上的東西。

遠離婆媳關係

另一位80後受訪者,將這種模式實踐了十二年,她與另一半育有一子,但名下所有房、車資產均在她一人名下並已公證。不領證,讓她與婆家的聯繫降到最低,幾乎杜絕了因兩個家庭而產生的矛盾。「男人靠自覺,」她說,「如果不自覺,那房車和孩子她都會帶走。」這種安排讓她牢牢掌握着生活的主導權。

有受訪者指,由於一直沒有領證,和婆家的聯繫不密切,和男方的親戚朋友更是鮮少來往,減少婆媳問題Photo from Mamidaily

女性經濟能力優越

對於深圳等一線城巿、經濟實力雄厚的女性而言,不領證更是一種自信與底氣的體現。2023年的深圳樓市購房者數據顯示,女性買家比例已超過男性。她們事業有成,無需依附婚姻獲得物質保障。「甚麼都不圖,也就無所畏懼失去。」對她們而言,不領證不僅意味着在職場上能規避「已婚未育」的歧視,更是在感情生變時,能迅速抽身,不必經歷漫長的「離婚冷靜期」。甚至有情侶在領證後選擇離婚,卻繼續同居,只為重獲單身時的職場待遇與家庭空間。

 

經濟弱勢一方缺保障

每種制度,有其好處,當然亦有其缺點,有律師提醒,自1994年後中國法律已不再承認「事實婚姻」,即使舉辦婚禮,只要沒有進行婚姻登記,雙方便只是「同居關係」。

這種關係最大的風險在於,它規避了法律約束的同時,也放棄了法律賦予的保障,尤其是經濟弱勢一方。婚姻關係中,一方的收入原則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同居關係下,一方賺的錢、購置的資產,均默認為其個人財產。關係結束時,另一方無權主張分割,除非能提供共同出資的有力證據,而這在司法實踐中往往舉證困難。

在法定繼承中,配偶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若未領證的伴侶一方突然離世且未立遺囑,另一方將無法繼承任何遺產,多年的共同生活可能換來一無所有的結局。

領證保護弱勢方,保護婚內財產和養育子女。不領證,保護強勢的財產和自由,領證好不好完全是關係中的位置決定的Photo from MamiDaily

網民:男女平等必然發生的結果

總之,領證保護弱勢方,保護婚內財產和養育子女。不領證,保護強勢的財產和自由,領證好不好完全是關係中的位置決定的。對於這種新趨勢,香港網民反應:「而家香港都有好多人拍拖/結婚/生埋仔都冇註冊」、「香港如正式註冊,婚後是共同擁有財產,如離婚便可各分一半!所以,如女方經濟能力好過男方,就真是無謂註冊了!」、「男女平等必然發生的結果,以前女方無收入或較少收入,結婚某程度上係保障,但當女方收入對等甚至較多的時候,結婚的誘因就會大幅減少,而不生育風氣亦進一步削弱結婚的誘因」、「唔註冊係費事被分身家,咁直接同居嘛算,仲使乜搞婚禮!」。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