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好奇心】孩子問十萬個「為什麼」爸媽怕答不出?專家:大方說「XXX」才是最好的教育

【好奇心】孩子問十萬個「為什麼」爸媽怕答不出?專家:大方說「XXX」才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關係
By peiyee on 19 Sep 2025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在日常育兒生活裡,父母最常遇到的挑戰之一,就是孩子接二連三的提問。當孩子好奇心爆棚時,大人常常心裡打鼓:要是回答錯了,會不會影響孩子?要是說「不知道」,孩子會不會覺得父母不可靠?這份擔憂看似合理,但專家卻提醒,其實「不知道」並不是一種失敗,而是一種重要的教育示範。

孩子的好奇心 | 目錄 + 快速連結

父母最常遇到的挑戰之一,就是孩子接二連三的提問Photo from MamiDaily

孩子永遠問不完的「為什麼」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總會追著父母發問:「天空為什麼是藍的?」、「飛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為什麼狗會搖尾巴?」這些問題天真可愛,卻經常讓家長無所適從。很多父母擔心若隨便回答,會誤導孩子,因此在面對「十萬個為什麼」時往往覺得壓力重重。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總會追著父母發問Photo from MamiDaily

誠實承認「不知道」

兒童讀物作家 Kirsten W. Larson(著有《This Is How You Know》,一本為 4 至 8 歲孩子設計的科學思維入門書)指出,小孩天生就充滿好奇心與探究慾,重點是要在他們還沒把科學視為枯燥知識或單純的學科之前,就鼓勵他們提問、思考並嘗試找答案。

她強調,父母不需要裝作無所不知,因為連科學家也不可能對所有問題都有答案。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對「不知道」:當父母誠實地對孩子說「我不知道」,並願意一起找答案時,不但沒有失去權威,反而為孩子示範了誠實與探索精神,讓他們明白學習是一個持續尋找的過程。

 

孩子真正渴望的是互動

孩子在提問時,追求的不僅是答案,更是一種與父母交流的機會。當父母說「不知道,但我們可以一起找答案」,孩子會感受到被重視,並體驗到探索的樂趣。比起直接得到結論,這樣的互動能讓孩子學會思考,培養主動尋找資訊的能力。

Larson 更是建議:「我會反問孩子,他們自己怎麼想。如果他們問為什麼,代表他們好奇,很可能心裡已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提問時,追求的不僅是答案,更是一種與父母交流的機會Photo from MamiDaily

生活中的「小實驗」就是最好的學習

很多科學的道理其實隱藏在日常生活中。舉例來說,孩子問「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們走?」父母若立刻解釋,孩子可能不會真正理解。Larson 提醒:「別直接給答案,那會扼殺好奇心。相反,應該鼓勵他們自己去驗證。」與孩子一起查資料、觀察夜空,過程會更有啟發性。甚至在家裡看水滾、觀察冰塊融化,或在公園裡數昆蟲,這些都是培養好奇心的天然「實驗」。

觀察冰塊融化,或在公園裡數昆蟲,這些都是培養好奇心的天然「實驗」Photo from MamiDaily

父母是學習的同行者

父母最大的角色不是無所不知的老師,而是陪伴孩子的探索夥伴。當孩子看到大人也會遇到不知道的問題,卻願意保持好奇心並積極尋找答案,這種態度本身就是最珍貴的身教。孩子從中會明白,提問和學習比「知道一切」更重要。

因此,當孩子每天甩出無數個「為什麼」時,父母其實不用慌張。承認不知道,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一種智慧。因為在「不知道」的背後,孩子看到的是誠實、探索精神與學習態度,而這些正是能陪伴他們一生的關鍵能力。

 

延伸閲讀:

延伸閲讀: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