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人工智能】小學子女應不應該用AI做功課?   AI是學習夥伴 亦潛在4個學習危機

【人工智能】小學子女應不應該用AI做功課? AI是學習夥伴 亦潛在4個學習危機

教育路
By Dara on 26 Sep 2025
Deputy Managing Editor
當自己成為父母,才明白父母的喜怒哀樂,以及無私的愛!

人工智能(AI)普及,利用AI寫文章、生成圖片、完成簡報、作文等都十分方便,但如果小學生子女用AI做功課,家長是否接受呢?與其陷入「禁或不禁」的兩難,不如換個思路:既然無法阻止,何不主動引導?

用AI做功課|目錄 + 快速連結

當AI的身影出現在子女的書枱,許多家長的內心也響起了警報Photo from MamiDaily

 

強大的學習輔助工具

家長應否允許小學生子女使用AI做功課?這場討論早已超越了「應否」的層面,因為禁止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當AI已成為唾手可得的工具,家長更應探討的,是如何引導下一代駕馭人工智能。從正面思想,其實AI是強大的學習輔助工具,可視為「24/7私人導師」,無論任何時候,當孩子遇到難解的數學題或複雜的科學概念,AI能快速整合及總結大量資訊,且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解釋,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課題的重點,提升資料搜集效率。無論是翻譯詞語、糾正語法,還是進行外語對話練習,AI都能提供即時反饋,彌補了課堂時間有限、家長未必懂得教的缺口。

家長目標不是培養一個不懂使用AI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懂得駕馭AI的孩子Photo from MamiDaily

 

4個潛在學習危機

然而,倘若使用不當,AI可能隱藏着侵蝕核心能力的危機。

1. 功課的價值在於過程中的思考、分析和解難。若學生習慣直接向AI索取「完美答案」,便完全繞過了這個鍛煉大腦的過程,長遠會導致批判性思維、邏輯推理及解難能力萎縮。

2. 小學生對「抄襲」和「原創」的概念本已模糊。直接複製AI的答案,會讓他們誤以為這是「走捷徑」的聰明方法,而非學術不誠實的行為,從而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3. AI並非萬無一失,它可能會提供過時、帶有偏見甚至完全錯誤的資訊。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知識基礎去辨別真偽,容易全盤接收,將謬誤當成事實。

4. 過度依賴AI尋求靈感,會令學生的作品變得千篇一律,缺乏個人風格與獨特情感。學生可能會失去從生活中觀察、感受並轉化為文字或作品的原創能力,使創意與個性都被扼殺。

將AI視為一種工具,而非代筆,家長應與子女約法三章Photo from MamiDaily

4大實用技巧:將原則付諸行動

與其禁止子女用AI,反而迫使他們將AI的使用「地下化」。家長要做的,是具體地引導孩子駕馭人工智能。

技巧一:訂立「家庭AI使用協議」

與其每天重複口頭警告,不如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共同制定一份清晰的書面協議。內容可包括:

  • 使用時機: 甚麼時候可以用?(例如:「自己已嘗試解答但仍遇困難時」、「必須先自己思考並嘗試解答」)
  • 使用範圍: 可以用來做甚麼?(例如: brainstorm、檢查錯別字、解釋概念,但不能直接生成整段文章)
  • 誠實條款: 凡是藉助AI完成的部分,需在功課上簡單註明,以示誠實。
  • 適當限制:使用AI時需與家長一同進行。

技巧二:教導成為「提問工程師」

AI的產出品質,取決於提問的品質。教導孩子分辨「好問題」與「壞問題」的區別,以及強調「提問」而非「抄寫」。

  • 壞問題(索取答案): 「幫我寫一篇關於海洋公園的遊記」、「幫我寫一篇關於環保的500字作文」。
  • 好問題(啟發思考): 「我想寫一篇海洋公園的遊記,請給我五個有趣的形容詞來描述過山車的感覺」、「請用小學生的角度,解釋一下海豚的溝通方式」、「請給我三個關於環保的故事開頭」。

 

技巧三:引入「事實查核」環節

將「Fact Check」變成使用AI後的指定動作。由於AI可能提供錯誤資訊,家長應引導孩子:

  • 交叉驗證: 「AI說的這個歷史年份,我們在書本/維基百科上再核對一下好嗎?」引導孩子透過書本、官方網站等多個渠道進行驗證,培養他們凡事求證的批判精神。
  • 尋找來源: 鼓勵孩子反問AI:「你的資料是從哪裡來的?」培養他們對資訊來源的警覺性。

 

技巧四:進行「AI逆向工程」

這是一個絕佳的深化學習練習。讓孩子拿一段由AI生成的文字,然後請他:「用自己的話重述一次」, 考驗他是否真正理解內容。另外,要求孩子「找出核心觀點」, 訓練他的歸納總結能力。最後是「評價與修改」,問問孩子:「你覺得AI哪裏寫得好?哪裏可以寫得更好?」鼓勵他加入自己的觀點和文筆。

家長不妨與孩子一同探索AI的新功能,一起討論使用的心得Photo from MamiDaily

AI的浪潮已無法逆轉,它將成為未來世代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長的目標,不應是培養一個不懂使用AI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懂得駕馭AI、能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孩子。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