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玫瑰痤瘡】玫瑰痤瘡斷尾有何方法?初期有甚麼特徵?一文了解酒糟鼻成因、觸發因素及日常護理與預防

【玫瑰痤瘡】玫瑰痤瘡斷尾有何方法?初期有甚麼特徵?一文了解酒糟鼻成因、觸發因素及日常護理與預防

健康資訊
By Bernice Cheong on 14 Jul 2025

臉上長期泛紅、灼熱刺痛,甚至冒出小丘疹,你是否以為只是皮膚敏感或青春痘?事實上,這些都可能是玫瑰痤瘡的典型表現。玫瑰痤瘡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常在30至50歲之間發作,女性患者居多。如果未及時辨識和治療,症狀可能反覆發作並逐漸加重。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玫瑰痤瘡,從與其他皮膚狀況的區別、成因與觸發因素、初期症狀,到日常預防護理,幫助大家深入了解這種困擾許多人的皮膚問題。

玫瑰痤瘡|目錄 + 快速連結

玫瑰痤瘡是甚麼?

玫瑰痤瘡(Rosacea),俗稱「酒糟鼻」,是一種以面部持續泛紅和反覆出現紅斑丘疹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Photo from iStock

玫瑰痤瘡(Rosacea),俗稱「酒糟鼻」,是一種以面部持續泛紅和反覆出現紅斑丘疹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患者常見症狀包括臉頰、鼻子等部位出現紅斑、微絲血管明顯擴張,以及類似青春痘的丘疹和膿皰,但與一般痤瘡不同的是,玫瑰痤瘡通常不會產生粉刺或黑頭。此病好發於成年人,特別是30至50歲的族群。由於初期症狀容易被忽視或與其他皮膚問題混淆,許多患者往往拖到病情惡化才意識到需要專門治療。

玫瑰痤瘡與其他皮膚狀況的區別

玫瑰痤瘡的外觀有時和痤瘡或過敏性皮膚炎等狀況相似,但在病因和症狀表現上有明顯區別。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及早辨認玫瑰痤瘡,避免誤用治療方法:

  • 與青春痘的區別:青春痘主要由毛孔堵塞和皮脂分泌過盛引起,常見於青少年,皮損以粉刺、白頭和膿皰為主。而玫瑰痤瘡好發於成年期,沒有粉刺形成,患者面部持續泛紅且可見血管擴張,皮膚常伴有灼熱刺痛感。
  • 與敏感肌/濕疹的區別:過敏性皮膚炎(濕疹)通常伴隨明顯的癢感和脫屑,可能發生在各個年齡層,全身各處皮膚均可受影響。玫瑰痤瘡則主要影響臉部中央區域,症狀以發紅和丘疹為主,癢感不明顯但有刺痛灼熱感。如果將玫瑰痤瘡誤當作一般過敏或濕疹來處理,往往難以有效控制症狀。

透過上述比較可見,玫瑰痤瘡與其他皮膚問題在成因和表現上截然不同。因此,當臉部出現長期泛紅並伴隨丘疹時,應考慮玫瑰痤瘡的可能,並及早就醫檢查。

玫瑰痤瘡成因

玫瑰痤瘡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了,醫學界認為它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Photo from iStock

玫瑰痤瘡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了,醫學界認為它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以下是目前研究認為與玫瑰痤瘡有關的幾項主要因素:

  • 血管調節異常:控制面部血管的神經系統失調,導致面部微血管過度擴張。當遇到刺激(如氣溫變化或情緒波動)時,血管擴張反應過強,令皮膚充血發紅。
  • 免疫系統反應:有些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對皮膚中的正常存在物(如蠕形蟎蟲)產生過度反應,造成慢性炎症,令患部皮膚更容易發紅並長出丘疹。
  • 蠕形蟎蟲增生:許多玫瑰痤瘡患者皮膚檢測發現蠕形蟎蟲(毛囊蟎)數量偏高。這種寄生於毛囊的微生物可能引發或加重免疫反應,使皮膚發炎。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玫瑰痤瘡病史的人,其患病風險較一般人高,顯示遺傳在玫瑰痤瘡易感性中扮演一定角色。
  • 皮膚屏障與其他因素:一些研究指出,玫瑰痤瘡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可能較弱,皮膚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此外,荷爾蒙變化也被認為可能參與其中。

總體而言,玫瑰痤瘡往往是內在體質因素(如免疫系統、血管敏感度、遺傳)與外在環境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常見的外在誘發因子。

玫瑰痤瘡常見觸發因素

玫瑰痤瘡患者常會發現,某些環境或生活因素會讓臉部紅潮和丘疹突然惡化。了解這些觸發因素(誘因)並盡量避開,對於預防玫瑰痤瘡的發作非常重要:

  1. 氣溫劇烈變化:過熱或過冷的環境都可能誘發症狀。熱水澡、桑拿、日曬、高溫廚房等會讓血管擴張,加重面部泛紅;而寒風刺激也可能讓症狀更明顯。
  2. 陽光曝曬:長時間日曬會引起皮膚發炎和血管擴張,因此患者外出應特別注意防曬,使用高係數的防曬霜、戴帽子或撐傘。
  3. 刺激性食物與飲品:辛辣食物、燥熱食物以及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酒精都是常見觸發因素。這些食物飲品會擴張血管、提升體溫,導致面部潮紅加劇。
  4. 壓力與情緒波動:情緒緊張、焦慮、壓力大時,體內的應激反應可能使玫瑰痤瘡加重。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也會對皮膚造成影響,容易引發玫瑰痤瘡。
  5. 運動或劇烈活動:劇烈運動使體溫升高、面部充血,也可能導致一時性的症狀加劇。建議患者可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並注意運動後的降溫放鬆。
  6. 刺激性的外用產品:某些護膚品或外用藥膏若含有刺激性成分,可能讓敏感的玫瑰痤瘡肌膚產生刺激反應。患者應選擇溫和、低敏配方的保養品。
  7. 藥物影響:一些降血壓藥物或長期外用類固醇藥膏可能誘發或加重玫瑰痤瘡症狀。如果發現藥物可能是誘因,應諮詢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8. 其他可能誘因:高組織胺食物、燻製食品,以及熱浴、桑拿等,可能是觸發因素。每位患者的情況不同,建議保持日記記錄自己發作前攝取或接觸了哪些可能誘因,以便找出規律。

透過避免上述這些觸發因素,許多患者能夠大大降低玫瑰痤瘡突然發作的頻率。當然,完全避開所有誘因並非易事,但了解自己的敏感來源,適度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長期控制病情。

玫瑰痤瘡初期症狀

玫瑰痤瘡初期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反覆出現的面部潮紅。Photo from iStock

玫瑰痤瘡初期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反覆出現的面部潮紅。剛開始時,患者可能只是覺得臉容易紅,尤其在喝熱飲、情緒激動或環境溫度改變時臉頰變得通紅。然而與一般「臉紅」不同的是,玫瑰痤瘡初期的泛紅往往伴隨灼熱感或刺痛感,而且紅潮退去後可能留下輕微的紅斑。

隨著病程進展,症狀可能從間歇性面紅發展為持續性紅斑,並開始出現其他特徵:

  • 微絲血管明顯:臉部皮膚表面可見細小的紅色血絲(微血管擴張),特別是在鼻子兩側和臉頰。
  • 丘疹和膿皰:在持續紅斑的皮膚上,出現小的紅色丘疹或膿皰,看起來像青春痘,但沒有粉刺和黑頭。此外,皮膚可能感到腫脹敏感。
  • 刺痛和燥熱:許多患者描述在臉紅時會有皮膚灼熱、刺痛或緊繃的感覺,顯示皮膚處於輕微發炎狀態。

玫瑰痤瘡初期症狀容易被誤認為一般敏感肌膚反應或暫時性的皮膚泛紅。如果此時能警覺並開始適當保養或治療,就有機會阻止病情惡化,避免進入難以控制的階段(例如發展到鼻贅期或眼睛受累)。

玫瑰痤瘡的分期與類型

臨床上,醫生常根據症狀的不同將玫瑰痤瘡分為四種類型(或稱階段),以便評估嚴重程度和指導治療策略:

  1. 紅斑型(第一期):也稱為面紅型,屬於初期階段。患者出現間歇性臉部潮紅,微絲血管擴張明顯。臉部常有發熱感或刺痛,但此時尚未出現丘疹。這階段常被誤以為只是皮膚敏感。
  2. 丘疹膿皰型(第二期):在持續紅斑的基礎上,面部開始長出類似青春痘的紅色丘疹和膿皰,但沒有粉刺。這表示玫瑰痤瘡進入活躍期,炎症反應更加顯著。若誤當一般痘痘治療(如使用強力控油或刺激性藥物),可能適得其反。
  3. 鼻贅型(第三期):又稱酒糟鼻期。長期未控制的炎症可導致鼻部組織增生、肥厚,鼻頭呈現紅腫和凹凸不平的贅生外觀,即所謂「酒糟鼻」。這一階段多見於男性患者,但較為少見且通常在疾病後期才出現。
  4. 眼部型(第四期):玫瑰痤瘡累及眼睛時的表現。患者眼瞼可能紅腫,眼睛出現乾澀、灼熱感、異物感、對光敏感,甚至視力模糊。眼部型通常伴隨前述皮膚狀況出現,是最嚴重的表現之一,需眼科與皮膚科合作治療。

並非每位患者都會經歷所有階段,多數病例停留在紅斑型或丘疹型即可透過治療獲得良好控制。但了解這些類型有助於患者自我觀察,警惕病情惡化的跡象。

玫瑰痤瘡斷尾?能否根治?

玫瑰痤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疾病,目前沒有絕對根治的方法。Photo from iStock

玫瑰痤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疾病,目前沒有絕對根治的方法。也就是說,無法永久性「斷尾」,但絕大多數患者可以透過適當治療和自我管理將症狀控制在可接受範圍,甚至長期維持緩解狀態。皮膚科醫生指出,由於玫瑰痤瘡的具體發病機制仍未完全釐清,涉及遺傳、免疫系統、微生物感染、血管異常等多重因素,因此尚無單一治療可以根除病根。然而,針對症狀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良好的消息是,玫瑰痤瘡屬於可控性疾病,透過治療以及生活方式同時調整,多數患者的紅斑、丘疹等症狀都能明顯減輕。關鍵在於及早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制定適合的治療計劃,同時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減少復發誘因。

日常護理與預防

除了醫療處置,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管理對玫瑰痤瘡患者而言同樣重要。好的生活習慣與皮膚護理能提升皮膚抵抗力、減少發作。以下是建議的日常護理要點:

  • 溫和清潔與保濕:使用溫和、不含皂鹼和酒精的潔面產品,以免刺激皮膚。洗臉時水溫以微溫為宜(避免過熱或過冷)。清潔後輕輕以毛巾按乾,不要用力磨擦。每天使用低敏、無香料的保濕乳液,強化皮膚屏障。
  • 確實防曬:每天早上使用廣譜防曬霜(SPF30以上且PA+++),儘量選擇物理性防曬成分,因較不刺激。同時配戴帽子、陽傘,減少陽光直射。
  • 避免刺激皮膚:選擇溫和、無刺激的保養品和化妝品,避免使用含有薄荷、薄荷醇、香料、A酸、水楊酸等刺激成分的產品。在剃鬍或去角質時也要特別小心,避免讓皮膚受損。
  • 飲食調理:盡量避開前面提到的易誘發食物,例如辛辣、酒精、過燙飲品等。同時可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食物,如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類、亞麻仁籽,以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些患者發現,綠茶等具有抗炎效果的飲品有助於緩解皮膚紅腫。
  • 戒煙限酒:吸煙會破壞微循環並損害皮膚健康,加重炎症;而酒精如前所述直接觸發血管擴張,雙重影響下會使病情難以控制。為了皮膚和整體健康,玫瑰痤瘡患者最好戒煙,並避免或嚴格限制飲酒。
  • 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作息能幫助身體修復、維持免疫平衡。捱夜和過度疲勞可能讓皮膚更脆弱,降低對刺激的耐受性。
  • 壓力管理:培養一些舒壓的方法,如深呼吸練習、散步、瑜伽,或培養興趣愛好來轉移注意力,保持心理上的平靜。有需要時,可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 紀錄與觀察:建議患者寫下皮膚日記,記錄每日飲食、活動以及皮膚狀況。透過長期觀察,能找出自己特有的觸發因子,更針對性地預防。

總而言之,妥善的日常護理結合醫生指導的治療,能讓玫瑰痤瘡患者大幅降低症狀發作的頻率與嚴重度。即使無法根治,我們也能掌握主動權,將玫瑰痤瘡對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及早面對、積極治療,加上耐心和恆心,玫瑰痤瘡是絕對有機會得到良好控制的。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