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人生規劃】在職爸媽身兼多重角色難平衡? 生涯規劃協會主席1方法 化解夫妻矛盾

【人生規劃】在職爸媽身兼多重角色難平衡? 生涯規劃協會主席1方法 化解夫妻矛盾

家庭關係
By KK Hou on 09 May 2025

都市人越來越注重生活中的平衡,近年不少人在生涯規劃中為自己定塑造多重角色,除了在工作上我們可以有多個角色,成為斜槓一族(Slasher),生活中每個人其實都身兼多個角色,一位媽媽既是別人的女兒、是妻子、可能也是孩子的媽媽、職場上是同事、也是下屬⋯⋯我們如何安排不同角色的比重和投入,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我們的幸福感。生涯規劃協會主席許凱迪(Dazza)今次將以人生角色規劃的角度,分享他對於「媽媽」這個角色的看法。

角色平衡|目錄 + 快速連結

沒人天生懂得愛 為人父母是需要學習的事

在生涯規劃專業裡,認識自己是第一步。Dazza分享,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人生角色,這些角色可以被探索、建立、精進。他說:「我們不會一開始就懂得怎麼當父母,這其實是需要學習的階段。」不論是媽媽還是爸爸,當進入這個新角色時,我們都應該用成長型的心態去理解它。

Dazza與太太和兩個女兒,今次將以人生角色規劃的角度,分享他對於「媽媽」這個角色的看法

角色規劃是無盡地學習調整資源比重

近年多了爸爸這個身分的Dazza坦言,當初自己不知道應該怎麼為剛出生的女兒餵奶、換片,不知道這樣的姿勢抱著女兒,她才覺得最舒服,即是現在大女快將2歲半,細女已經9個月,湊女這件事他仍在學習。

許多媽媽在孩子出生後會陷入「我能不能教好孩子」的焦慮。Dazza提醒:「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發展出什麼風格的媽媽,父親的角色也是一樣。」照顧孩子不是考試,而是一段探索自己與孩子的過程。他鼓勵媽媽們用生活科學的角度去看待育兒,每一位媽媽都有自己的風格,重點是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然後與孩子共同成長。

Dazza以自己的經驗舉例,自從女兒出生那天起,他就知道自己要重新分配時間與資源。「我以前一週可以開七天會,現在我會刻意問自己,這場會議是必要的嗎?」這不是放棄自己,而是選擇,做出選擇時他清楚知道:在某些人生階段,家庭是最重要的選項。

Dazza指自從女兒出生那天起,他就知道自己要重新分配時間與資源,平衡工作與家庭

隨時切換角色的秘密: 熟能生巧

對他而言,妻子也是自己的好朋友,有趣的是,以人生角色規劃的個角度出發,自稱工作狂的他坦言某程度上少了一些與這位好友相處的時間,角色的轉變、增加,必然會影響兩人的「友誼」,至於是增進友誼還是削弱二人連結,全憑兩人怎麼安排時間和優先順序,這是日常生活中永恆的話題。

平時我和太太一起送女兒去學校,這段路上,我們主要是女兒的父母。送完女兒後我陪太太去乘車,路上我們會聊天,回到夫妻、情人、朋友的角色中。」Dazza鼓勵大家有意識地鍛鍊不同角色之間的核心價值,因為即使同一個角色,不同階段的訴求都不一樣,這樣便不會失去自己。

生兒育女與自我發展 不是對立議題

「我不認為成為父母需要我犧牲什麼,而是我選擇了一段很深入、很純粹的親密關係,這樣便能將自己更清楚地放在每個角色裡。」Dazza成為爸爸後仍然學習、進修、做義工,經營自己教授生涯規劃的事業。

話雖如此,即使是Dazza這麼擅長做時間管理的規劃大師,依然會遇到太太在溝通期間「下戰書」的時候。二人是在職父母,太太一收工便回家照顧孩子、處理家務,Dazza卻是工作狂,即使與太太有共識、有溝通,二人都同意大家承擔家中事務的比例不完全均等,夫妻也曾有爭執的時候。

Dazza曾經結束工作回到家,遇上太太發出的警示訊號:「我所有時間都給了孩子,你呢?」他慢慢讀懂了這句話背後的訴求是太太想表達:「我好累了,你有沒有看到我的付出?」於是他學會偶爾停下來,察覺太太的狀態,分擔家務,更多表達關心,中醫出身的Dazza,喜歡為太太腳底按摩,這些小事,都是讓愛落地的方式。
Dazza忙於工作時,亦學會偶爾停下來,察覺太太的狀態,分擔家務,更多表達關心

神隊友修煉術:有愛,更要有智慧

相信不少男士都曾有過遇到太太有情緒發脾氣,自己卻原因不明地「中槍」的經歷,、Dazza認為每一位準爸爸都該修煉兩種力量:「一種是智慧,幫你規劃生活、協調角色;另一種是愛,讓你甘願為關係努力。」他說:「生小朋友後,很難計算所有的付出值不值得,但他會讓你的人生更完整。那是一種你付出之後,還想再付出的感覺。」

「我是一個怎樣的丈夫 就會成為怎樣的父親」Dazza相信:「當丈夫在父母角色中學會成為一個好的隊友,對妻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支援。」家庭不是靠一個人撐起來的,是兩個人一起選擇、一起面對,一起調整與成長的結果。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