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HD】8歲女做事分心 無記性又不聽指令 爸媽焦慮想培養責任心 網懷疑患ADHD
在許多家庭中,教孩子培養責任感本就是一條漫長又考驗耐心的路。近日,有對父母在網上分享了自己8歲女兒的故事,表示女兒明明已經到了可以獨立完成基本任務的年紀,卻總是分心、忘記要做的事情,讓他們非常焦慮。不少網民在看過情況後,更懷疑女兒可能並非單純的「不專心」,而是存在患了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可能。
Photo from MamiDaily
基本日常任務也無法順利完成
事主在Reddit上分享,夫妻倆一直希望能教會8歲女兒負起更多日常責任,例如自己起床、刷牙、穿好衣服。為了減輕她的負擔,他們甚至會在前一晚就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物,只需要她按部就班完成基本步驟。然而,每天早上,女兒依然會花上超過30分鐘,光是穿條褲子也能坐在地上發呆或發脾氣。刷牙這種每天固定要做的事情,也必須一再提醒,不然她很快就會被地上的玩具吸引,轉身跑去玩,把原本要做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Photo from Mami Daily
容易分心 剛吩咐的事聽完就忘
不只是在早晨例行公事時分心,平常家務中,女兒的反應也讓父母頭痛。例如,他們會請她從房間拿一樣東西回來,可是五分鐘後走過去,卻常常發現她坐在房間地上玩玩具,全然忘了原本的任務。即使是在外出回到家門口,父母也會提前交代好,例如「回家後找睡衣準備洗澡」,但一進門,她馬上把這句話拋諸腦後,自顧自去做別的事情。就算最後成功帶她到浴室,女兒也會呆呆地站在鏡子前,不知道該怎麼開始,甚至讓水白白流了20分鐘。
Photo from Mami Daily
需要幫助的事情異常頻繁
此外,父母也觀察到,女兒即便是面對一些本來已經學會的小事,比如打開水瓶、找眼前就能看到的東西,也常常向大人求助,彷彿對自己一點也沒有信心。這種過度依賴的表現,讓他們十分擔心女兒是否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甚至開始質疑是不是他們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弟弟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更讓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家中3歲的弟弟在聽指令和執行任務上反而表現得更好。只要告訴弟弟該做什麼,他大多會直接去完成,即使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回來請求協助。這種差異,讓夫妻倆不禁懷疑,是否女兒的情況並非單純的拖延或懶惰,而是另有隱藏的原因。
Photo from Mami Daily
網民紛紛提出建議
看到這位父母的分享後,不少網民指出,女兒的行為有可能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有關。有網友分享,自己和孩子都確診有ADHD,早晨未服藥時更是混亂不堪。他們建議,與其一味催促或責備,不如建立更清楚的「制度」,例如使用圖示表、鬧鐘定時提醒,並設定簡單明確的規則。
另一位患有ADHD的媽媽則指出,像女兒這樣「靜靜坐著發呆」的時間,不一定是浪費,反而可以在日常安排中留出這段緩衝時間,讓孩子自己緩慢地進行過渡。此外,對ADHD孩子來說,視覺提示遠比語言指令有效,單靠說話提醒往往像「耳邊風」,需要在每個轉換情境(例如進門、走到房間)時,不厭其煩地再次提示。
最後,也有不少網友提醒父母,與其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焦急或挫折,不如盡量用輕鬆正向的態度面對。孩子能敏銳地感知大人的情緒,過多的壓力反而讓他們更難集中注意力。儘管教養過程會非常考驗耐性,但只要搭配適合的方式,加上更多理解和耐心,孩子還是有機會逐步學會自我管理。
延伸閲讀:
延伸閲讀: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Red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