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端午節習俗】揭秘端午7大習俗 起源和意義! 端午節唔單止賽龍舟、吃糭咁簡單

【端午節習俗】揭秘端午7大習俗 起源和意義! 端午節唔單止賽龍舟、吃糭咁簡單

家庭關係
By ashly.eng on 07 Jun 2024
Digital Editor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大家又知唔知端午節的起源、意義和習俗,點解要賽龍舟、吃糭?相信大家最直接的想法就是端午節用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然而端午節習俗可能比屈原出現得還要早?不如趁著農曆佳節,一齊了解端午節7大習俗,以及節日起源及慶祝意義!

 

端午節2024|香港每年都會舉辦精彩的龍舟競渡。Photo from 香港旅遊發展局

端午節起源

端午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舉行。2024年的端午節將於6月10日(星期一)舉行,是香港的公眾假期。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有古人祭祖節日一說,也有紀念曹娥、伍子胥等人物的說法,不過最廣為人知的主要與屈原的故事有關。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因政治鬥爭而被流放,最終因不滿國政腐敗於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以表達愛國情懷和對現狀的抗議。當地百姓划船尋人不果,只好往江中投入米糰以防止魚蝦啃食屈原遺體。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糭應節的傳統。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融合了濃厚的歷史故事和豐富的民間習俗,因此各地都有不同的節日習俗,其中最為人知的習俗包括食粽和划龍舟,此外還包括驅邪避疫和祈求好運。

2024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將於6月10日舉行。Photo from 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 FB

端午節習俗|1、賽龍舟

這是最具代表性的端午節活動之一。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乘船拯救未果,便以此方式悼念他。不過也有歷史學者認為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源自崇拜龍圖騰的「百越族」,當時族人在農曆五月初五祭祀活動中會舉行龍舟競渡。如今,划龍舟賽事已成為國際盛事,比如香港仔、赤柱、維多利亞港等都是大型龍舟競渡的比賽地點,每年吸引無數參賽者和大量遊客出席。

端午節習俗|2、吃糭

糭子的由來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當時人們發現屈原投江後,便將糭子投向江中餵食魚蝦,以防屈原的遺體被魚蝦啃食。現在,香港市面上有各種傳統和創新口味可供選擇,如鹹肉粽、鹼水粽、甜糯米豆沙、鹹蛋黃肉粽等。每家每戶都有自己喜愛的口味,這也讓端午節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2024|除了傳統口味的糉,香港也有不少創新口味糉子。Photo from MamiDaily

端午節習俗|3、游龍舟水

端午節這天,不少香港家長都會帶小朋友整裝待發,出發海灘游「龍舟水」。古人相信在龍舟經過的河畔游泳能沾取好運,而小朋友浸過「龍舟水」就能身體健康、快高長大。

端午節習俗|4、掛艾虎避邪

農曆五月五日處於夏至未至的季節,由於天氣逐漸炎熱起來,也滋生不少蟲害和疾病,因此古人會在門口插艾草或是菖蒲等之物,通過特殊氣味驅趕害蟲。此外,兒童體格弱小,民間相信小孩容易被毒物邪物盯上,因此會在孩子額頭畫上代表萬獸之王老虎的「王」字。後來逐漸演變成「艾虎」,一種結合艾草和老虎的避邪之物,被認為配戴後可以趨吉避凶,保佑一家平安。

端午節,港人有游龍舟水的習俗。Photo from MamiDaily

端午節習俗|5、戴香囊

除了掛艾虎,人們也會在端午節這天戴上裝滿多種藥材的香囊。香囊有驅蚊、防病的作用,同時香囊上也會有精美的刺繡,是吉祥的象徵。

端午節習俗|6、豎立蛋

古人認為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重的一天,端午這天,人們就會在正午12時立蛋,寓意好運降臨。如果成功豎立雞蛋,象徵著一年都會順暢無阻,因此成為一項有趣的民間習俗。大家今年不如試一試端午節立蛋!

端午節習俗|7、佩戴五彩繩

用五彩繩由五種顏色的線綜合編制而成,被認為可以驅除厄運和帶來好運。在端午節當天,父母會為孩子們佩戴五彩繩,祝願他們健康快樂。

如今,端午節也有團圓的意義。Photo from MamiDaily

端午節意義

端午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承載。它透過一系列儀式和習俗,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尊重、對健康平安的祈求以及對家庭和睦的期許。在現代,端午節已漸漸成為團圓和感恩的時刻,人們會在這一天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香港的端午節更是融入了豐富的本地特色,不僅有維多利亞港和赤柱的龍舟競賽,大澳的「龍舟遊涌」活動也極具看點,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