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子女教養】孩子經常逃避退縮?失敗時拒絕一試再試 正向經驗的累積才是真正體驗挫折!

【子女教養】孩子經常逃避退縮?失敗時拒絕一試再試 正向經驗的累積才是真正體驗挫折!

教育路 教育心得
By conniewong on 10 Mar 2023
Digital Editor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每個孩子都是彌足珍貴,沒有一個父母會存心折磨子女。但為免孩子成為溫室裡的花朵,挫折和挑戰是必須的,然而讓他們體驗挫折,卻有一定技巧!台灣著名諮商心理師兼作家陳志恆日前在講座裡,就分享如何引導子女逐步克服挫折,鼓勵父母提供更多成功的經驗,以免養成他們「容易逃避」和「懦弱」的性格

避免孩子變得容易逃避和懦弱Photo from MamiDaily

經歷挫折的原意

現今不少父母都搞錯了經歷挫折的原意,當小孩失敗時,只會要求反覆嘗試。陳醫師以學騎單車為例,表示其女兒與一般孩子無異,每當拆掉單車的輔助輪後,嘗試幾次就會想放棄,所以一直學不會。就算他不斷鼓勵女兒再試試看,也只引起反效果,弄得父女都很煩燥。

一開始,我也是很有耐心地扶著她,幫助她體驗平衡,但她仍無法上手,挫折之下便大發脾氣。

我再有耐心也被快磨光,便說:「不想練習,就先別騎了!」

我知道,這是氣話——氣她對我發脾氣,也氣她這麼容易放棄

「孩子發脾氣,我就讓他別騎了,會不會是過度保護呢?」我心想。

陳醫師以學騎單車例子解釋Photo from MamiDaily

給予正面支持

確實哪個孩子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跌倒,傷痕累累地學會單車的呢?然而,當時陳醫師卻因心情不平靜,孩子也還不開心,就先結束這一回合。幾天後,女兒在公園裡目不轉睛地盯著一群孩子騎單車,其中一位女孩子更是騎得又穩又快,再次勾起她對學騎單車的渴望。

然後,兩父女便回家牽單車再來練習,而這一次,她還是抓不著訣竅,一直騎不上去,又要陳醫師別放手,最後又因挫敗感而生氣尖叫。但不同的是,女兒今次並沒有放棄,反而主動要求要再接再厲,這也讓醫師感安慰,繼續給予正面的支持和鼓勵。

在我的耐心用完前,我告訴他:「沒關係,我們下次再練習吧!」

「不要!我想要騎!」我很訝異,女兒雖然生氣,卻沒有放棄。

我連忙給予肯定:「我看到你一直騎不好,但又堅持要學會,雖然很生氣,但還是沒放棄,你很棒喔!」

兩父女再次牽單車來練習Photo from MamiDaily

反面做法後果

雖然最後女兒還未學懂,但陳醫師堅信,有一天她終究會學會,只因看到她眼裡那份想要駕馭腳踏車的渴望。然而,如果他不斷要求女兒反覆練習,強迫立刻就得學會,失敗了就責罵或嘲笑她,或者,當女兒生氣或洩氣時,根本不願意關注或安撫她。這看起來像是磨練,但卻很可能讓女兒對騎腳踏車這件事,與負向情感連結在一起。未來,就算孩子學會了騎腳踏車,大概也不太喜歡騎;或者,對學習任何新的交通工具,都會心生畏懼。

 

日後在面對困難時,孩子也只會不斷逃避和放棄 Photo from MamiDaily

需按狀況而定

其實大人要提供孩子多少程度的保護或磨練,必須視孩子的狀況而定,不少家長卻會刻意讓孩子經歷失敗,甚至對孩子祭出嚴格的要求,以磨練他們的心智。然而,父母應反思挑戰的難度,是否與孩子的發展階段及能力水準相吻合?挫敗的後果又是否是孩子能承受的?例如:超齡的學習進度、過多的作業量及懲罰性抄寫等。

 

陳志恆為台灣著名諮商心理師兼作家。Photo from FB@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造成毒性壓力

如果超出孩子身心能負荷的範圍,讓孩子處在長久、艱困且難以跳脫的困難處境中,對孩子而言就是毒性壓力,可能就此打垮他們。日後在面對困難和不斷挫敗時,孩子也只會不斷逃避和放棄,甚至不敢挑戰現時力有不逮的事,有礙日後身心發展。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