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幼稚園面試子女突然哭鬧點算好? 父母如何備戰? 附6大熱門考試玩具
每年11月是幼稚園K1(幼兒班)面試季節,面對小朋友人生第一個入學面試,身為家長一定希望小朋友正常發揮!老師除了提出問題和任務外,亦會從旁觀察孩子和家長的言行和溝通能力,只要預先做好準備,小朋友必定應付自如。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平常心是致勝關鍵
家長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如果父母表現出過度緊張或焦慮,孩子會敏銳地察覺到,從而影響其臨場表現。請謹記,面試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孩子,而是讓學校了解孩子的個性和家庭的氛圍。學校期望看到的是一個愉快、有安全感、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只會背誦標準答案的「面試機器」。
衣着整齊舒服為主
為了給老師一個好印象,家長會刻意為子女打扮,其實面試時的衣着切勿過於隆重或隨便,最理想是淨色、整齊、舒服,女孩可揀連身裙,男孩則可揀有領上衣或襯衣。
爸爸的衣着不一定要穿西裝、西褲和打領,有領上衣或襯衣配上長褲已不錯,忌短褲配露趾鞋。而媽媽衣着端莊即可,可穿簡單的連身裙,配搭平底鞋或低跟鞋,切勿過於暴露,亦應避免噴太多香水、佩戴過多飾物或化太濃艷的妝容。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行為舉止要有禮
由進入校園一刻起,校方已留意小朋友的表現,因此孩子必須保持禮貌,例如跟教職員說早晨,老師給予玩具時,應說:「謝謝!」,有些小朋友還未懂得說話,可用身體動作回應,如點頭、請請手勢等。此外,校方更偏愛取錄樂於分享、不爭玩具、不發脾氣、行為良好、自理能力佳的小朋友。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日常訓練要做好
有家長着重於考核形式,卻忽視了日常生活訓練。報讀學生只是兩至三歲的小朋友,學校更重視他們有否建立常規、自理能力,例如懂不懂自己拉開椅子坐下、會否擅自離開、結束時有沒有放好椅子等,老師都會觀察這些「非試題」的行為。換言之,與其着重考試題目,倒不如好好訓練小朋友擁有良好生活習慣,面試定能有好印象。
子女突然哭鬧點算好?
小朋友未必習慣大場面,去到陌生學校時難免驚慌、扭計或哭起來,爸媽點算好?此時切勿當眾責備,只會讓老師覺得你管教無方的負面印象。
家長適宜做的是:
- 父母立即蹲下,將自己降到與孩子相同的高度,與他有眼神接觸。切勿站著俯視孩子,這會增加他的壓迫感。
- 第一句話絕對不是「做咩喊呀?」或「唔好喊!」。應以溫和、肯定的語氣說:「媽媽/爸爸喺度,唔使驚。」 先給予安全感。
- 輕輕抱着孩子,或撫摸他的背部。溫暖的肢體接觸能最快地穩定情緒。
- 在安撫孩子的同時,記得要與老師有眼神交流,並面帶歉意地、小聲地說一句:「唔好意思老師,佢可能見到陌生環境有啲緊張。」
- 如果沒有改善,可禮貌地向老師表示:「不好意思,小朋友有點緊張,我可否帶他到門外冷靜五分鐘?」這能展現您處理問題的成熟態度。
- 即使孩子最終表現未如理想,家長不應怪責,就當吸取經驗。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對提問做足準備
幼稚園面試可以有不同形式,包括個別面試、小組面試、小朋友單獨面試等等,老師可能會問小朋友:「你叫甚麼名字?」、「今年幾歲?」、「今天誰陪你來這裏?」等簡單問題,家長宜預早教定。
另一方面,家長自己亦要有十足準備,必須對學校有深入了解,校方可能會問:「為何會選本校?」、「你會否認同本校理念?」、「對學校/幼兒有麼期望?」等,學校希望找到教育理念相近的家長和學生,父母不妨先參考教育局幼稚園質素評核報告,詳細了解該學校的教育理念、方式和特質等,便不會被問到口啞啞。
| 對孩子提問 | 對家長提問 | 
| 基本題: 「你叫甚麼名字?」、「你幾多歲?」、「今天誰陪你來?」 | 必答題: 「為何選擇本校?」、「你認同本校的教學理念嗎?」 | 
| 認知題: (指着圖片或實物)「這是甚麼顏色/形狀/動物?」 | 育兒觀題: 「你期望孩子在幼稚園學到甚麼?」、「平日在家由誰主要照顧小朋友?」、「你如何處理孩子發脾氣的情況?」 | 
| 表達題: 「你最喜歡吃甚麼?」、「放假時喜歡去哪裏玩?」 |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家長別搶着回答
整場面試中,家長也是「考生」。老師正透過觀察家長的言行,判斷是否一個理想的「家校合作夥伴」。所以當老師向孩子提問時,請保持微笑,耐心等待孩子回答。切忌搶答、代答或不斷提示。期間多用眼神和溫柔的語氣鼓勵孩子,在孩子完成任務時給予肯定。最重要一點,是將手機調至靜音並收好,全程專注,並與老師保持真誠的眼神交流。
6大熱門玩具要識玩
除了問問題外,有一樣東西是必考的,那就是——玩具。透過玩玩具,老師可觀察孩子懂不懂配對、手眼協調、分辨顏色和形狀,以及對日常有多認識,以下數款玩具都是熱門項目。
a.  煮飯仔——考驗小朋友認識多少種常見食物。
b. 切水果——考驗小手肌發展和能否把相同的食物放在一起。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c. 拼圖——考驗認知水平及常識,能否把圖片拼合。
d. 手抓板——能否把物件放到正確位置,以及是否懂運用前二指或三指拿取小板塊。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e. 砌積木——考驗手肌控制及手眼協調。
f. 串珠——考驗小手肌協調能力,看看小手指能否把繩子穿過小孔。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