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教養】小朋友管不住自己執行能力差? 哈佛:培養自制力從三種大腦功能入手!
自制力是影響人們一生的特質,無論是思想情感還是行為舉止,都講求良好的自控力,以平衡理性和情緒的調控。不過強大的自我管控和執行能力又是如何培養的呢?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就指出,自制力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大腦的三種功能,這三大功能相輔相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從這三方面下手,一步步建立小朋友的自制力!
Photo from MamiDaily
自我管控和執行能力仰賴後天培養
人的大腦有各自分工,而每個人的大腦發育程度亦有差別。哈佛大學就提到,兒童並非與生俱來就具備執行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Executive Function & Self-Regulation),不過他們卻有無限發展潛能,若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遭外在因素影響,如虐待、暴力行為、忽視等,都有可能擾亂大腦結構,並損壞自我調節功能的發展。
執行功能和自我調節技能就像航空管制中心,需要同時管理許多細節,同時需要接收並解決突發情況,再做出適當的安排。兒童的大腦亦需要同時處理許多資訊,並學會不受外界干擾,確定任務的優先順序,設定和實現目標,並控制衝動行為。
Photo from MamiDaily
影響自制力的三大因素
科學家們認為,這強大的功能涉及了大腦中的三塊區域:工作記憶、認知靈活性和自我控制。
何謂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工作記憶決定了我們在短時間內保留和操作不同信息的能力,能夠把新舊訊息加以融合及組織,以產生聯結。工作記憶對於推理、問題解決和行為都有重要影響。
認知靈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幫助我們根據不同的需求,保持或轉移注意力,並在不同環境中應用不同的規則來進行行為判斷。
自我控制(Inhibitory control)則是促使我們能夠確定優先順序,並抵制衝動行動或反應的技能。
研究人員指出,涉及三大技能的最簡單例子就是假設小朋友正進行輪流玩樂活動。當小朋友的時間結束,他就需要仰賴良好的自我控制以停止自己的動作,好允許下一位小朋友繼續。第二次輪替時,他需要喚醒工作記憶,提醒自己下一步需要怎麼做。若是發生突發情況,小朋友則需要有足夠的認知靈活性來判斷和決定自己應該怎麼做。自制力差的小朋友在別人眼裡,一般都會較調皮搗蛋,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排斥,影響深遠。
Photo from MamiDaily
自制力訓練方法推薦
哈佛大學為家長們整合了多個適用於嬰幼兒、幼兒等不同階段的自制力訓練方法,主要都是從經驗中塑造執行功能和自我調節技能。隨著時間發展,每項活動都將要求小朋友具備更高的自我調節能力。以下僅為幾個推薦方法:
適合年齡段 | 自制力訓練方法 | 6至18個月 | 18至36個月) | 3至5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