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教養提醒】女兒獲獎想買陀螺!媽媽卻稱女生應該玩其他 你有沒有在無意間局限孩子發展?

【教養提醒】女兒獲獎想買陀螺!媽媽卻稱女生應該玩其他 你有沒有在無意間局限孩子發展?

教育心得
By Irisa on 23 Jan 2022
Digital Editor

父母常說要讓孩子做自己,但有時候想想,你真的做得到嗎?其實很難,因為家長都會習慣用自己的經驗,提前預判某件事是否可行。台灣的兩孩爸爸作家「口罩男」發現,雖然不少爸媽們口裏總是說着要放手,要給孩子更多自由度,但無奈大家總是自打嘴巴,在不知不覺間否定孩子自己的選擇。

家長都會習慣用自己的經驗,提前預判某件事是否可行。Photo from 寶寶大過天 劇照

作家口罩男分享,即使在自己身邊,亦不乏這種例子。有一次他女兒拿了個獎狀回家,妻子樂兒很開心的問她,「那你想要什麼,媽媽買給你?」結果我女兒想都沒想就說,「那我要爆旋陀螺。」樂兒眉頭一皺脫口而出,「女生玩什麼爆旋陀螺,換一個吧!」女兒當時表情一臉失望。當時口罩男在旁說,「就買吧。」還有一次幫兒子過生日,口罩男的母親問他,「你想吃什麼?阿嬤煮給你吃。」兒子大喊,「想吃炸雞跟披薩。」嫲嫲馬上臉色一變, 「小孩子吃那個幹嘛,不營養,阿嬤煮雞湯給你喝比較好。」當時口罩男在旁又說,「就買吧。」

你出了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要給小朋友,但自己心中又有一個正確答案,充其量不就是想要小孩說出你心中的想法,那不如不要問,你自己決定就好了。允許他們決定,卻又不同意他們的決定,這種情況久了,你會發現當你再次問小孩說,「你想要幹嘛?你有想做的事嗎?今天想吃什麼呢?」他們一定會在那邊支支嗚嗚、想來想去,到最後回你一句,「我不知道,都可以吧。」

沒有活出父母的期待,好像人生就是一場錯誤一樣。Photo from 寶寶大過天 劇照

有一天兒子突然主動問口罩男,「爸爸,我可以跟姊姊一起學直排輪嗎?」口罩男回答,「好阿!一起去。」第一天去試溜時,平常沒什麼耐力又容易厭煩的兒子,難得專心地練習到課程結束,於是爸爸就買了裝備。但到了第三次上課時,也許是進步的速度緩慢,或是中途有摔了幾次嚇到,回家的路上兒子突然冒出一句,「爸爸,我不想學了。」口罩男回答,「可是我看你進步很多,走都要變成滑了也。」兒子卻稱大家都比他厲害,都在滑只有他還在走。口罩男對兒子說,「因為他們學很久了,你才學第三次就這樣已經很厲害了。」但兒子依然表示不想學,於是口罩男就提議,「還是,爸爸陪你學好嗎?」兒子立即興奮地稱,「真的嗎?好阿、好阿!」

第一次穿上直排輪,兒子看著平常做什麼都很厲害的爸爸,突然跟他一樣只會慢慢走,還摔倒了好幾次,他似乎找到了繼續的動力。那天要回家時,他還說怎麼這麼快結束,他還想跟爸爸繼續溜。小孩的想法,有時候不是天馬行空、無法執行,而是需要大人在旁的協助。但遺憾的是,小孩的創造力跟對自我的認識,往往很多時候,都在無形中被父母的標準答案所侷限。

我們常對外說,自己是開明的父母,小孩成績不重要,懂事就好,結果小孩考不及格馬上罵。父母小時候也常說,等長大就放我們自由,要幹嘛隨便我們。結果長大了,卻一天到晚問自己有沒有對象、何時要結婚、這工作不好換一個吧、你做這個沒前途啦、看看隔壁老王的小孩多優秀。沒有活出父母的期待,好像人生就是一場錯誤一樣。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好嗎?我相信每個父母一定都會回「很好啊!」但當在跟小孩對話的時候,你有正視小孩真正的內在需求跟想法嗎?還是小孩提出意見時,總是習慣直接否定掉對方?因為他還小不懂事,因為這樣對他不好,還是其實是因為,這樣做對父母來說很麻煩?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他們必須在自我對話中,活出自己的樣子。與小孩的相處中,是非、選擇、申論,不斷地交叉使用,讓小孩能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不是一味等著父母輸入指令跟修改程式,到最後成了一個父母理想、期待中,死板板的機器人。

Text : Mami Editorial
帖文授權轉載:口罩男

小孩的想法,有時候不是天馬行空、無法執行,而是需要大人在旁的協助。Photo from 相片授權:口罩男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