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貼士】時間管理要從小教起 家長跟孩子練習時間規劃10個步驟
時間管理要從小教起,愈成功的人,愈懂得如何管理時間。從小教會孩子做時間控管與配置,也培養他們訓練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就會從他律中,慢慢養成自律的習慣。上天給人最公平的待遇,就是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個小時。但一樣的時間,卻會有不一樣的發展,端看你如何運用時間。
Photo from MamiDaily
時間管理要自幼教起
當我們還是天真的孩子時,常常誤以為時間永遠也揮霍不完。現在終日為工作、為家庭、為生活忙碌,方知時間根本不夠用。要如何讓孩子懂得珍惜光陰,而不是在抱怨和虛擲中浪費呢?
有天晚上,祐亨很懊惱地對我說:「星期三下午,我又忘記把聯絡簿交給老師蓋章!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我怎麼老是會忘記?」我安慰他:「你這樣煩躁與懊惱,對事情並沒有幫助。明天去學校跟老師道歉,說你忘記了,看老師可不可以幫忙補救。」
接著,我建議他:「我都有給你們年度的記事本,你以後也可以把要做的事記下來,然後放在書包裡。」他說:「可是我會忘記紀錄耶!」我笑著回:「就是因為會忘記,才要馬上寫下來提醒自己,然後再每天檢查翻看。舉例我除了固定當志工的時間外,其他像是去代課、回診、做Facial、回北投看阿公、你們要月考的日期等重要事項,都會記錄下來,提醒自己。阿公也是把每天該做的事情寫在月曆上。這樣他才知道何時有聚會、要拿藥、還有我們回去看他的時間。像這樣記錄做提醒,事情才不會撞期或忘記!」
孩子越大越感受到時間的壓力
孩子逐漸長大,對時間的壓力才會逐漸敏感。小學階段,真可謂無憂無慮。每天在學校學習,回家寫完作業,時間就自由了。念了國中,因為規矩多,在學校很容易出錯,在課餘時間被處罰。放學後,又要準備隔日的考試,屬於自己可以運用的時間,確實比較少,但這就是成長的漸進式。愈長大,身上肩負的責任與壓力當然愈多。因為能力變多了,可以承擔更多的事。會處理更多的事,就可以在其中學習更多,進而又提升能力,一直正向地的循環與持續成長。
隔天早上,我跟祐亨說:「以前你問媽媽,如果你想同時成為電競師與科學家,時間互相排擠時怎麼辦?那時媽媽跟你說,你想想林書豪,他為什麼可以同時兼顧課業與籃球?因為他做好了時間的規劃與安排。人的記憶有限,所以我昨天才會告訴你,安排好的事一定要記下來提醒自己,這樣也才可以知道,還有多少剩餘的時間,可以做其他的安排。不要太相信大腦,大腦要儲存的東西太多,你忘了提取,大腦也不會提醒你。但是你記錄下來,就可以自我提醒。」
Photo from MamiDaily
孩子原本覺得,作記錄、列代辦事項清單是記性不好的老人才需要做的事,他相信萬能的腦,相信無敵的記憶。但是,那只是青春的傲慢,在吃了幾次記憶的虧之後,他才會明白,其實記憶力不全可信。要讓孩子好好珍惜少年時光,多練習做時間的規劃與安排,我們可以陪著孩子利用下面的方式,檢視他一天中時間的安排:
家長跟孩子練習時間規劃10個步驟
1/ 幫孩子準備年度記事本
2/ 明確訂出起床和睡覺的時間
3/ 把補習、上才藝班、月考等固定時間標註出來
4/ 讓孩子記得要把重要事項寫在當日要處理的欄位
5/ 協調出寫功課、遊戲、看電視和自由運用的留白時間
6/ 隨時更新新的安排與計畫
7/ 養成翻看年度記事本的習慣
8/ 事情做好了就打勾鼓勵自己,並從完成事項中找出自己厲害的強項
9/ 家人之間要了解彼此的行事曆,藉此凝聚全家的情感與向心力
10/ 可以在年度記事本上,寫下鼓勵孩子的貼心話
孩子在小學階段,都是我陪著他們檢測時間配置與紀錄。到了國中,他們自己會記住特定的事,如月考、模擬考、同學要來家裡玩,或學校的活動等,我們也會協商要出遊或是回去探望長輩的時間。祐亨在上高一後,有了自己的手機,他會把重要事項記在手機的行事曆中,妥善應用數位生活的便利性。
成為母親之後,時間常會被不同角色所切割,甚至隨時被孩子的需求所打斷,但媽媽在家仍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父母也要教導孩子珍惜自己與別人的時間,告訴他們要先處理可能需要別人協助的事,如寫作業等,這樣才不會在臨睡前突然要指導孩子寫功課。常常被打斷時間安排而被干擾的大人,一定沒有辦法保持心平氣和又溫暖的教養。
每個人的時間都很珍貴,家人一起生活,也常常要配合彼此的作息和需求,所以盡早讓孩子養成自己規劃時間,也習慣把重要的事項作紀錄,這樣他們才知道自己都把時間用在哪裡,會不會對家人造成干擾,以及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當孩子看著自己按部就班地完成每日的代辦事項,才不會渾然不覺地過著無感的生活,也會有充實生命的成就感。
不同階段的時間教養
小學階段,可以陪著孩子練習記錄年度記事本,父母也可以在本子上寫些鼓勵的話,讓他們看見自己成長的脈絡和動向。國中階段,就放手讓孩子安排與規畫生活,學習運用自己的時間,但也要觀察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成效,適時提供監督和幫助。孩子懂得時間的管理與配置,就是邁入了自律又負責任的進步模式。
Text : Mami Editorial
帖文授權轉載: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B(原文連結)
Photo from 相片授權:尚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