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傳染性高 潛伏期長 專襲幼童 一人感染全班遭殃 幼稚園高危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5歲以下兒童的疾病,容易在人群擁擠的高風險場所爆發感染,過去本港的院舍或幼稚園就常發生集體感染的情況。根據衛生署的數據,手足口病高峰期在5月至7月,10月至12月亦有機出現較小型的高峰期。手足口病感染初期徵狀與感冒相似,因此若是輕微情況可能難以發現,因此幼童容易一人感染後,把病毒傳染全班或全家。多數患者會身體及口腔出現疱疹,為典型徵狀之一,父母應該時刻注意小朋友的情況,並保持良好個人及環境衛生,防患於未然。
Photo from MamiDaily
Photo from MamiDaily
認識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和腸病毒71型(EV71)引起。腸病毒71型引發的手足口病出現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機率更高。腸病毒71型感染病例常見於東南亞國家,感染病例中又以手足口病佔多數。其中,夏季或是秋季更是感染高峰期。嚴重患者可能出現病毒性腦膜炎、腦炎、類小兒麻痺症癱瘓及心肌炎等併發症。
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接觸了患者穿破的水疱、飛沫、鼻液、嘔吐物、糞便,及曾受病毒污染的物件。病毒的傳播能力由病發初期至首星期傳染期最強,而病毒可以持續存活於糞便中達數星期。
手足口病病徵
Photo from MamiDaily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通常為3至7天,其中大部份的患者會出現輕微病徵,並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病發初期可能出現的徵狀為:
- 發燒
- 食慾不振
- 疲倦
- 喉嚨痛
- 手腳出現水疱或紅疹
- 口腔潰瘍
初期,患者的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或生殖器會出現帶有小水疱的紅疹,但無痕癢情況。初時水疱或許僅是狀態為細小的紅點,然後才逐漸形成水疱或潰瘍。其中,口腔潰瘍通常位於舌頭、牙肉以及口腔的兩腮內側。需注意的是,輕微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病徵,或者只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病徵。
手足口病治療
Photo from MamiDaily
現時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能夠抑制手足口病,患者需進行自我隔離,如有需要可在安全情況下使用退燒藥物緩解不適。隨著水泡、紅疹、潰瘍乾涸、結痂,以及退燒後,患者可自動痊癒。
手足口病雖可自主痊癒,但父母應該時刻觀察小朋友的情況,以防範併發症,若發現小朋友的病徵惡化,應盡快就醫,其中徵狀包括:
- 持續高燒
- 反覆嘔吐
- 持續昏睡
- 肌肉抽搐或肢體忽然無力
手足口病預防方法
Photo from MamiDaily
根據衛生署提供的防範手足口病措施,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尤其是處於高風險地區及病發高峰期,或是家裡出現病患,更應做好防護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1|保持良好個人衞生
- 經常使用洗手液或含最少70%酒精成分的搓手液洗手(觸摸口鼻前後、進食前後、如廁後、接觸水疱後);
- 打噴嚏或咳嗽時以紙巾掩蓋口鼻(正確丟棄紙巾,接著清潔雙手),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與他人共享同一份食物或飲料;
- 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 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
- 當身體不適時,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 患者應避免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2|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物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進行消毒,待15至30分鐘後,用清水清潔第二遍。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至30分鐘後,用清水清潔第二遍。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