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尿頻】小朋友每十分鐘就要上廁所? 小心這5大病因引起的尿頻或夜尿情況!
「我又要上廁所!」、「媽咪我瀨尿⋯⋯」這些對話或許好多父母都不陌生,因為兒童尿頻或尿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由於幼兒尿道及神經系統未發育完善,他們可能無法很好地控制尿意。不過,若是學齡期依舊受到尿頻或尿床問題困擾,父母便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幼童身體發出的警訊,切勿掉以輕心。以下整理了5個能引發兒童尿頻或尿床徵狀的病理因素,父母可觀察小朋友情況,以便及早作出反應。
Photo from MamiDaily
幼童正常排尿次數為6至7次,而尿頻的表現則為每天排尿次數增加至20至30次,嚴重者可能每小時要尿10次不等。造成尿頻徵狀的原因複雜,最常見的是神經性尿頻、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動症、兒童糖尿病、尿崩症等。
1.神經性尿頻
神經性尿頻好發於3至11歲兒童,其中3至6歲的幼兒發病率會更高。這是因為幼童的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無法有效抑制脊髓的反射中樞正常排尿,即使膀胱內只積存少量尿液,都會刺激膀胱平滑肌引起排尿反射。此外,幼兒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都會使排尿系統出現功能性障礙。這些焦慮通常伴隨環境轉換、親人離世或分離、恐懼等情況下出現。精神性尿頻多發生在日間,多數無尿急、多尿、解尿疼痛或尿失禁情形。
Photo from MamiDaily
2.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一般可分為上泌尿道感染(腎臟)及下泌尿道感染(膀胱、尿道)。上泌尿道感染的典型徵狀為高燒、畏冷、腰脊部位疼痛等;下泌尿道感染徵狀則有解尿疼痛、頻尿、尿急、血尿等。最常引起急性泌尿道感染的菌種是大腸桿菌、克雷白氏肺炎桿菌、變形桿菌、腸球菌、葡萄球菌和披衣菌。其他病毒或是寄生蟲感染都有可能引致尿頻。泌尿道感染的臨床表現可能因幼童年齡、感染頻率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差異。
3.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動症可能是由於膀胱迫尿肌過份敏感或大腦不能有效地壓抑膀胱收縮而導致。膀胱過動症可發生在幼童或是成人身上,其中又以女性比男性更易有膀胱過動症的問題。膀胱過動症的徵狀為尿頻、尿急(突發性尿意)、日間及晚上排尿次數增多、尿失禁、尿床等,而兒童較易出現經常性尿床現象。
Photo from MamiDaily
4.兒童糖尿病
多尿和尿失禁是兒童糖尿病的病徵之一,其他典型徵狀還包括容易口渴、容易飢餓、食量大、消瘦、精神不振等。發生在兒童身上的多屬於一型糖尿病,起因為人體的自體免疫失靈,攻擊胰臟負責生產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無法分泌足夠調節血糖的激素(胰島素)。血糖升高後,糖分滲透到尿液當中,患者會排出多且濃的尿液,其他營養素、電解質、水分也會隨著尿液排出。
5.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分為中樞性或垂體性尿崩症),或腎臟對抗利尿激素反應缺陷(又稱腎性尿崩症)而引起的疾病。抗利尿激素由腦下垂體分泌,幫助調節尿液濃度,其分泌還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其中包括腫瘤、炎症、免疫系統故障或外傷等。尿崩症特點是多尿、夜尿、尿床、常感口渴、皮膚乾燥、蒼白、不易流汗等。尿崩症好發於幼童或青少年。
Photo from MamiDaily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