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BB奶癬】 奶癬屬小兒濕疹 起因不一定跟奶有關 避免接觸致敏原杜絕復發

【BB奶癬】 奶癬屬小兒濕疹 起因不一定跟奶有關 避免接觸致敏原杜絕復發

兒童健康
By ashly.eng on 14 May 2022
Digital Editor

BB臉部不知為何出現紅色斑塊,甚至起水泡、痕癢、脫屑等,小心是奶癬找上門!許多父母一旦碰上奶癬,便先將成因歸咎於奶粉過敏,但其實不然,引致奶癬的成因不明且可能性多,或許是BB不小心接觸了導致皮膚敏感的刺激性成分,如香料、塵螨、毛髮等,亦或許對其他食物成分有過敏反應,都會導致皮膚出現紅疹。奶癬無法根治,因此及早預防或後續護理都非常重要!

什麼是奶癬?

奶蘚既是小兒濕疹,常發病於幼兒Photo from MamiDaily

奶癬既是小兒濕疹,是好發於2歲以下嬰兒的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幼兒臉部,也有可能擴散至頸、胸、手腳等身體部位。奶癬雖不具傳染性,但相信患病原因與遺傳有關,通常幼兒家人很可能有過敏史或哮喘等敏感疾病,幼兒本身也很大幾率會患上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等。

2個月或3個月大的嬰兒便可能出現奶癬,常見情況是面部大面積泛紅、乾燥,情況嚴重可能會起小水泡,伴隨瘙癢或因抓傷而刺痛、有灼燒感,濕疹部位也有可能會乾裂脫屑。濕疹極可能擴散至脖頸、手腳、肚子等有折痕的部位。長久下來,局部皮膚或會增厚,變得粗糙。

奶癬是慢性皮膚病,可能會反覆出現,直到2歲時會因免疫系統發育逐漸完善而慢慢好轉,但亦有患者的濕疹情況會延續到3至5歲,或在5歲以下病發,在兒童期或成年期後再度復發。

奶癬成因

小兒濕疹或奶癬並沒有確切的成因,但相信是由於嬰兒天生免疫系統稍弱,或皮膚質地較為乾燥所致。許多父母會將嬰兒出現奶癬與奶粉中的牛奶、蛋白過敏畫上等號,但這或許只是奶蘚的其中一個致敏原。要了解嬰兒是否對奶粉成分或其他食物過敏,需要進行「食物敏感測試」方能確定致敏原。除了奶粉,生活中許多因素亦會導致幼童出現過敏反應,如濕度、塵蟎、動物毛髮、花粉、化學物質,甚至情緒壓力等,都是父母需要考慮的因素。

 

治療與預防

確保BB肌膚滋潤能預防濕疹Photo from MamiDaily

奶癬無法根治,卻能夠最大程度從外部治療及預防,避免奶癬復發。

若幼兒出現輕微的奶癬徵狀,父母需要常保他們的清潔和滋潤。由於幼兒肌膚不宜再受刺激,因此建議選用溫和無刺激性的沐浴露,沐浴後輕輕吸乾肌膚水分即可。在幼兒肌膚還處於濕潤狀態時,可為其塗抹嬰兒用保濕乳(無香料等添加成分),保持肌膚滋潤,可舒緩濕疹不適。

在穿著方面,以全棉或親膚的衣料材質最為合適,盡量避免羊毛或尼龍等材質的衣服,清洗衣物需選擇溫和或無刺激性的清潔劑或柔順劑。衣著也要配合環境溫度,不宜太厚,避免悶熱情況加重濕疹。

全棉或親膚的衣料避免刺激BB皮膚此外,家居環境須常保乾淨與清爽,悶熱或侷促的環境可能導致幼兒出現奶癬。常清潔容易聚集塵蟎或其他污垢的地方,如沙發、幼兒床褥用品等,家裏也不宜擺放地毯或讓幼童接觸絨毛公仔。若確認幼童對花粉或動物毛髮過敏,也不宜飼養寵物或在室內擺放花卉植物。

飲食方面,須確保幼童攝取均衡的營養,增強身體免疫及抵抗力。若發現幼童對某些食物呈過敏反應,如皮膚紅疹加劇、嘴唇紅腫、皮膚瘙癢等,應避免再次餵食。

若幼童奶癬情況惡化,傷口出血、化膿等情況,請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幫助,切勿自主用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