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家庭】家庭模式不再局限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女同志媽媽:不是按性別做家務,而是誰有能力誰來做](https://image.mamidaily.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E5%AE%B6%E5%BA%AD%E6%A8%A1%E5%BC%8F%E4%B8%8D%E5%86%8D%E5%B1%80%E9%99%90%E4%B8%80%E5%80%8B%E7%88%B8%E7%88%B8%E3%80%81%E4%B8%80%E5%80%8B%E5%AA%BD%E5%AA%BD%EF%BC%9Fr_1000.jpg?auto=format&w=718)
【同性家庭】家庭模式不再局限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女同志媽媽:不是按性別做家務,而是誰有能力誰來做
台灣作為多元社會之一,家庭模式不再局限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新住民家庭等。有不同背景的父親在北市民政局的記者會上分享,父親包括男同志家庭,他們表示換尿片都是兩個爸爸一起做,另外新移民的爸爸自豪孩子多一種語言,多一種優勢。
Photo from 聯合網
根據《聯合報》報導,男同志家庭馬丁與小活,他們有9個月大的孩子,兩人說,「換尿片都是兩個爸爸一起做」,家務是不分性別的;女同志Emma與小明養育一對兒女,最常被問「誰當爸爸?誰搬重物?誰賺錢?」她們認為,誰擅長什麼事就誰來做,按能力來區分,「而不是性別」。
延伸閱讀:
【mamiDaily Lab】6款紙尿片大測試
Photo from MamiDaily
在台灣13年的新移民爸爸「咖啡」說,對於教養下一代,他認為要讓小孩有講話的空間,當成自己的朋友來教育,他的孩子已經5歲,已經很懂事,他建議新移民爸爸,不要放棄教自己的母語,孩子從小學比較容易,多一種語言就多一種優勢。
Photo from MamiDaily
此外,一名失婚的爸爸開玩笑說,「希望父親節改成育兒節,而且是國定假日」,他說,自己是網路趨勢專家,以前忙於工作,回家甚至連孩子都不認識他,父親節他只會收到一張卡片,洗衣機都不會開,離婚之後,現在已經可以煮一桌菜,最拿手的是炒烏龍麵、玉子燒和滷味,「總算發現自己會做家務了。」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