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3句說話證幼童缺乏安全感+4個必學處理方法

3句說話證幼童缺乏安全感+4個必學處理方法

教育心得
By Circle on 20 Sep 2019
Digital Editor

當了父母後,關於子女的任何事情都非常上心,小至有沒有吃飽、穿夠衣服,大至學習進度、上學有沒有被欺負等都會時刻關注。除了生理需要外,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不能忽略!當小朋友到3歲以後,仍然有「怕生」的情況,又時常把以下3句說話掛在嘴邊,家長便要多加留意了!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1. 「會不會不要我?」
孩子一般在兩個狀況下說這句話,一是當聽過大人說:「你再這麼頑皮、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當下可能孩子可能會大哭大叫,長遠來說這句話就像種子一樣在他們的心裡發芽,揮之不去。二是當媽媽懷了第二胎,有兄弟姊妹的情況,孩子害怕被取代,害怕爸爸媽媽貪新忘舊,現在擁有的一切將會被新來的寶寶搶掉。

2. 「可不可以陪我睡覺?」
分床睡覺是孩子關始成長的第一步,因此很多父母都會在他們大約3歲時,嘗試與他們分床睡覺,一方面提高孩子和爸媽的睡眠質素,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性格。當分床睡覺一段時間,孩子表面看似沒甚麼不適,但卻有意無意問大人可不可以一起睡覺,絕對是缺乏安全感的警號。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3. 「你愛我嗎?」
孩子愈來愈大,漸漸開始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意識,當孩子問你愛不愛他,家長便要反思平常在甚麼地方出錯。對孩子的愛,除了講出口,還要做出來。大人們,請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行為、說話嚇怕了孩子,令他們感覺不到被愛,總是患得患失的。

幫助孩子的方法

1. 找出原因
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盡快找出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除了有機會是家長平常的行為影響外,亦有可能是其他外來因素,好像是行雷閃電、在街上遇到奇怪的事、在學校跟同學吵架等。無論是甚麼因由,都必須要由家長協助孩子走出不安,重拾自信。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2. 陪伴孩子
在職的爸爸媽媽,很多時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抽出更多時間照顧孩子,正正因為這個原因,家長無法了解孩子的一舉一動以及他們的精神健康。爸爸媽媽應該盡量多陪著孩子,就算平日未能抽出時間,週末假日則應該放下電話,一整天都與孩子在一起吃飯玩耍。當中的親子互動,絕對可以慢慢消除小朋友的不安,重建安全感。

3. 保持家庭和諧
在孩子面前,大人盡量不要吵架,要不然他們會認為因為自己才會導致父母不和,感覺害怕又驚慌,繼而變得壓力大和傷心。一個家庭長期都充斥著吵架聲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價值觀等,保持家庭和睦是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得重要因素。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4. 不要阻止孩子哭鬧
小朋友無論做了甚麼都只是小朋友,他們的內心其實非常脆弱,因此哭泣是他們發洩情緒最有效的方法。爸爸媽媽不要因為覺得很嘈吵,而阻止他們將負面情緒排走,適當的宣洩加上大人的安慰有助建立安全感。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