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語言發展一里通百里明! 嬰幼兒起6個生活習慣 口齒伶俐無難度
現今幼兒界出現不少語言發展遲緩的小孩,有需要接受言語治療的個案更屢見不鮮。有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上學後,說話能力就突飛猛進,但事實卻非如此簡單。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小朋友紛紛拿著平板電腦玩、自己跟自己玩,缺乏溝通的情況下,何來語言發展呢?慣性只對物件、不對人,儘管上幼兒班後,老師不停催谷,亦難趕進度。
很多人以為語言發展在3歲後,其實早在嬰幼兒時期,當寶寶開始牙牙學語,就要啟動培育大計啦!不過,少壯努力,父母在生活上花少少心思,長大就不用傷悲!
不妨試試下列小攻略啦~
1.碎碎唸:
當孩子在摸索階段,對很多新鮮事物都感興趣。當孩子在觀察/活動時,家長不妨在他耳邊碎碎唸,例如:
「依家你陪媽咪去超級市場買餸,今晚要煮豬扒、菜、魚……」「咦?你望緊啲香蕉,係咪想食啊?媽咪知你鍾意食香蕉喎~香蕉咩顏色?香蕉係黃色,係水果嘅一種。」
Photo from PRESSLOGIC
縱使是很無聊的購物過程,而且小朋友好像似懂非懂,但為了小朋友的語言發展著想,家長最好不斷描述,句子需不斷加以擴充。
若果家長只說:「呢個係橙,果個係蘋果。」
小朋友就只能懂得說:「橙」、「蘋果」。
2.透過不同的問題,刺激小朋友的想像力:
「你睇下天空上面啲雲,白雪雪,軟綿綿咁,似啲咩啊?」
「你用橙色筆係咁畫圈圈,係咪畫緊橙啊?」
家長不妨以問題去了解小朋友的世界、心中所想,又以問題去刺激他們思考。慢慢地,他們也會用這個方法主動跟你說「我扮緊超人」/「我今日係公主」。
Photo from PRESSLOGIC
3.養成談話、講故事的習慣
別小看故事所帶來的作用!每天睡前一個小故事,能夠為小朋友的詞彙庫增加不少詞語。
當慢慢小朋友開始有反應/交流,不妨試試叫他說故事給爸爸/媽媽聽。
Photo from PRESSLOGIC
4.用動作、表情配合說明內容:
誇張、生動的動作/表情,是最容易討好、吸引小朋友注意的肢體語言。當他們越感興趣,就越投入學習,引導說話便事半功倍。
5.用淺易的兒歌,擴大小朋友的詞彙量:
輕快的兒歌,最能吸引到小朋友注意。你不用命令,他們自己也自自然然去學怎樣唱啦!
(注意觀看時間、視線距離)
Photo from PINKFONG
6.重複熟悉的字詞、對話,竪立小朋友的自信心:
在小朋友世界中,重複又重複的字句、問題是最具吸引力,而且熟悉的字詞是最容易「洗腦」的,當記憶猶新,他們輕易就能說出,他們便更有自信心去學習。
Photo from PRESSLOGIC
在小朋友的語言學習過程中,家長擔當中十分重要的角色。"No paid no gain."
你付出多少心力在他的語言發展上,提供多少詞彙給他們,他們就能吸收多少!最重要的是家長悉心的栽種和培育!
Text: Mami Editorial
Source: 社會福利署中央輔道心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