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懷第一胎揭隱性心臟病 媽媽最大心願只想組織一個家

懷第一胎揭隱性心臟病 媽媽最大心願只想組織一個家

生兒育女
By Milky on 29 Aug 2019
Digital Editor

「正正因為我覺得好多嘢自己控制唔到,我更加想活在當下、做自己想做嘅嘢。」

成長於單親家庭的Sukie,因為父母的離異,一直渴望自己可以擁有一個家。大約9年前,Sukie與她的真命天子結婚,新婚半年更得知懷孕。本來事情發展得一帆風順,當大家滿心歡喜準備迎接小生命時,卻在一次產檢時,婦產科醫生竟告訴她:「你個心跳好似有啲雜聲喎」,建議她到心臟專科檢查。

5Photo from Mami Editorial

後來Sukie被轉介到心臟科,當時心臟科醫生發現她的心血管脹大,而且超乎了需要動手術的情況,醫生指正常人的心血管圓周大約3厘米,如果脹大到5厘米就需要動手術,但當時Sukie的情況已經脹大到8厘米:「如果(心血管)一爆就會一屍兩命。」

因此醫生建議Sukie立即進行終止懷孕手術,然後馬上做一個大型心臟手術,把大動脈和心瓣之間的心臟部分換掉:「當做完呢個手術之後,你要終身服用華法林薄血藥。」而這個名為華法林的薄血藥,其副作用是有機會造成畸胎,因此不適宜懷孕。

2Photo from Mami Editorial

「不能懷孕」這四字對Sukie而言簡直是晴天霹靂,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和心愛的人建立一個家,擁有彼此的愛情結晶:「嗰刻我就已經唔想啊,我由細到大都好想成為媽咪。」Sukie為了保住胎兒,就四出尋訪不同醫生,大多數醫生都是說幫不了Sukie。曾有一個婦產科醫生更說:「如果有一個心臟科醫生肯同我一齊合作,令到你生完BB先做心臟手術,我就幫你接生。」但從心臟科醫生的角度看,Sukie的性命比胎兒的性命重要,所以沒有一個心臟科醫生願意冒這個風險。

Sukie亦明白別無他選,只可以忍痛放棄當時肚裡只有十三週的孩子。完成終止懷孕手術後,Sukie緊接動了七小時的大型心臟手術,很幸運地手術也成功了。

「其實都有方法有BB嘅,唔係完全無辦法,就係當再懷孕嘅時候終止食華法林藥,改成入醫院吊點滴機,用藥水代替藥物防止你出現中風情況,直至確定BB無變成畸胎就可以出院。」Sukie遇到一位醫生告訴她有這個懷孕方法,她都算放下了心,她便一直牢牢記住。

4Photo from Mami Editorial

手術後的每一次覆診,Sukie都追著醫生:「我可以再懷孕未啊? 」每次醫生都說:「你真係咁心急咩?你做咗一個咁大嘅手術,你嘅身體都需要時間康復。」 Sukie曾一度自責因爲自己的健康而放棄了一個健康的孩子:「佢(BB)就好似為咗拯救媽媽而被犧牲。」Sukie曾經問過醫生:「點解我唔可以先做心臟手術,點解心臟手術同懷孕唔可以一齊進行。」醫生解釋該次心臟手術需要把心、肺取出,當心臟取出的同時胎兒也無法生存。

可幸的是,術後半年Sukie終於得償所願又再懷孕,她馬上致電醫生,然後就被安排到醫院吊點滴機。三個月後醫生確認胎兒已成型,沒有變成畸胎,Sukie臥床吊點滴機的日子過了三個月便正式結束,過程雖然難捱,但Sukie對於小生命的來臨更多的是期待。

Mami EditorialPhoto from Mami Editorial

生產那天,醫生抱著Sukie的孩子到她眼前:「恭喜您啊Sukie,你終於做到咗喇,你生咗個女啊!」Sukie說:「每次產檢我都叫醫生唔好話我聽係仔定女,只要話我知佢健唔健康、我健唔健康、可唔可以繼續就得㗎喇。」Sukie幾經波折終於成功誕下自己和丈夫的愛情結晶。本以為一切都結束,就在產後頭幾天,Sukie的背部痛得她幾乎動彈不得:「姑娘話就算全身麻醉剖腹產子都有機會有宮縮反應,係正常痛,所以我就一直忍。」直至第四天,醫生發現Sukie有點不對勁,馬上推她去照X光片、電腦掃描,便發現Sukie的腹部出現內出血,需要馬上動手術。「起身嘅時候我又係瞓係深切治療部、又係插住成身喉。」Sukie憶述當時術後醫生指抽走的血超過四公升,形容情況十分危險。

Mami EditorialPhoto from Mami Editorial

Sukie現時一家三口樂也融融:「排除萬難之後終於成為媽媽,一方面我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一方面要好好學習點樣做個好媽媽。」Sukie認為難得有幸可以生兒育女,好希望可以親手培育女兒成長。所以至今女兒YY已經八歲多,Sukie都從不假手於人地照顧女兒的起居、準備學校午飯、教育女兒正確觀念及陪伴女兒玩樂:「回望呢個心臟病嘅經歷,佢畀我嘅得係多過失。佢令我更珍惜同屋企人相處嘅時刻,價值觀亦唔再用錢去衡量,而係想用心去培育每件事情。」

Mami EditorialPhoto from Mami Editorial

Mami EditorialPhoto from Mami Editorial

Text & Photo: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