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孩子愈親近大自然 出現抑鬱、過度活躍情況愈少
喺煩囂嘅都市生活,兒童往往缺乏接觸大自然嘅機會,未能從小培養主動玩樂同健康飲食嘅健康生活模式,亦有唔少因為生活緊張而感到壓力同鬱悶。有見及此,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Tanja Sobko博士同研究夥伴奧克蘭大學數理分析及研究部總監Gavin Brown教授,共同研發一套問卷題目(CNI-PPC),係全球首份有效量度兒童同大自然接觸度嘅工具問卷。問卷有16條題目讓家長回答,分四個範疇反映兒童同大自然的關係,包括: 「享受大自然程度」,「對大自然同理心」、「對大自然責任心」以及「對大自然事物留意度」。
研究團隊經詳細訪問493個育有2至5歲兒童嘅家庭後設計出問卷初步内容,再比對目前廣泛沿用作測量兒童心理質素同行為問題嘅「強項與困難」問卷,篩選出16條能有效反映幼童同大自然接觸度嘅問題。
調查結果發現,根據家長嘅觀察,子女同與大自然愈親密,其出現抑鬱、過度活躍同行為問題嘅情況會愈少,情緒問題亦會相對減少。研究又發現,願意對大自然負上責任嘅兒童會較少出現人際相處嘅問題。
Sobko博士指出,香港有廣闊同就近嘅綠化環境,90%家庭喺家居400米内都有綠園,接近世衛嘅目標,但佢哋就不曾善用呢啲資源設施。佢表示:「好多家長躲避大自然,呢個係源於錯誤嘅觀念,認爲自然界不衛生同充滿危機,令佢哋嘅下一代難免亦感染呢種思想。我哋經常見到公園或綠化區裏「遠離草地」、「不許踐踏草地」等標誌,令人不想接近。」
事實上,有好多研究發現人類多接觸大自然同綠化環境對健康有益處。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第五次環境同衛生部長級會議,發表咗「在轉變環境中保障兒童健康」嘅帕爾馬宣言。為咗落實宣言承諾,世衛訂下「300米」嘅目標為兒童提供玩耍同運動綠化空間,即係喺家居嘅300米範圍内要有綠化的環境,供孩童舒展身心。
Text: Mami Editorial
Source: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