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教養】孩子不聽話?可能父母用錯了方式表達 3個必學溝通方法 讓孩子主動配合

【教養】孩子不聽話?可能父母用錯了方式表達 3個必學溝通方法 讓孩子主動配合

教育路 教育心得
By Miss Trista on 30 Oct 2025
幼師專業與媽媽實戰經驗,陪伴你與孩子共築成長路

身為父母,總有些時刻,會感到孩子「不聽話」,無論是請他穿衣、收玩具,還是按時吃飯,孩子未必總是配合,讓父母感到挑戰重重。然而,當孩子從嬰兒邁向幼兒階段,他們開始發展自我意識,「不聽話」的行為源於他們渴望證明自己、尋求自主,這其實是成長的必經過程,代表他們正學習獨立思考。作為父母,與其一味要求孩子服從,不如換個方式說話,讓孩子在設定的界線中,給予孩子適度的選擇權。本篇文章將分享三個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讓孩子更願意聽話,親子關係也能更加和諧、輕鬆。

令孩子聽教聽話的溝通方法 |目錄 + 快速連結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父母用錯了方式表達。Photo from MamiDaily

1. 給予緩衝時間,幫助孩子順利轉換

孩子的專注力通常是單一且當下的,他們無法像大人一樣輕鬆地在不同事情之間切換。當孩子正沉浸在玩樂中,你突然說「我們該走了」,他們很難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配合父母的指示。
有效的做法:

預告與倒數

在轉換前,給予孩子足夠的預告時間。例如:「再玩五分鐘,我們就要走了。」接著每隔一兩分鐘提醒一次:「剩下三分鐘囉!」「還有一分鐘!」

運用遊戲或歌曲

對於還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可以用一首他們喜歡的歌作為倒數計時:「這首歌唱完,我們就要準備出門了喔!」

2. 把命令變成好玩的遊戲或挑戰

當孩子對你的要求不感興趣,與其用命令的語氣,不如把這件事變成一個有趣的遊戲。這樣不僅能引發孩子的參與感,還能讓他們更樂意配合。
有效的做法:

用「比賽」激發動力

當孩子不想穿鞋出門,你可以說:「我們來比賽,看誰最快穿好鞋子跑出門口!」

將枯燥的任務遊戲化

想讓孩子收拾玩具或圖書,可以說:「玩具要玩捉迷藏,他們要在3分鐘之內全部躲起來!(收進玩具箱)」或「我們扮演機械人的走路方式運送圖書回家(書架)。」把「收拾」變成「遊戲」。

幼兒喜歡玩遊戲,將指令化成遊戲,他們會更樂意配合。Photo from MamiDaily

3. 提供選擇,讓孩子有主控權

當你直接給予孩子命令,例如:「把這雙鞋穿上!」孩子可能會拒絕你的要求,這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選擇的權利。透過提供有限的選擇,孩子會感覺是由自己作主,從而更願意配合。
有效的做法:

提供二選一選項

當孩子不想換衣服,你可以問:「你想穿紅色衣服還是藍色衣服?」將你的需求隱藏在兩個選項中,讓孩子從中選擇,而不是直接拒絕你的要求。

將選擇權還給孩子

針對不想做功課的孩子,你可以問:「你想先做中文功課還是數學功課?」無論孩子選哪一個,最終都達到了做功課的目的。

透過提供有限的選擇,孩子會感覺是由自己作主,從而更願意配合。Photo from MamiDaily

孩子不聽話,往往是因為他們渴望尋求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過程。爸媽若能在「規範」與「自由」之間找到平衡,以溫柔堅定的態度引導孩子,再搭配彈性溝通技巧,就能讓孩子在理解中學會配合,而不是在壓力下被迫服從。教養不是一場權力鬥爭,而是一段共同成長的旅程。換個方式說話,孩子不只更聽話,你們的關係也會變得更親密。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