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子穿裙】4歲半兒想穿姐姐裙子上學 爸爸憂被同儕取笑 網民:其實孩子比大人更坦然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總會模仿身邊最親近的人,特別是兄弟姊妹。對很多小孩來說,穿上喜歡的衣服、玩裝扮遊戲,都是表達自我的方式。但當孩子的選擇不符合一般大眾的性別期待時,父母往往會陷入兩難:要不要支持孩子的喜好?還是先替他們考慮未來可能面對的壓力?
Photo from MamiDaily
爸爸在支持與擔心之間掙扎
最近,加拿大一名爸爸就在討論區分享了他的掙扎:他4歲半的兒子想穿姐姐的裙子去幼稚園,讓他一方面覺得孩子很可愛,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擔心孩子可能會遭受同儕的異樣眼光。這位爸爸表示,兒子非常崇拜姐姐,總愛模仿她的一舉一動,從塗指甲油、綁頭髮,到試穿姐姐的裙子,樣樣都想嘗試:「他穿上裙子旋轉的時候,真的開心得不得了,好像覺得自己變得很漂亮。」
在家裡,父母完全不反對孩子這樣玩,但當他提出想把裙子穿去幼稚園時,爸爸心裡卻開始矛盾。他直言,自己不是介意男生穿裙子,而是擔心孩子在外可能被同齡人嘲笑甚至排擠:「我不是在意其他家長的眼光,而是小孩之間說話往往很直接,怕他會因此受傷。」
Photo from MamiDaily
想為孩子減少不必要的困擾
更讓爸爸顧慮的是,兒子脾氣急躁,如果真的遭到取笑,可能會頂嘴甚至動手,最終引來更多麻煩:「我不想他因為一件衣服,就要在學校承受額外的壓力。」
他甚至考慮過替兒子調整一些合身的裙子,或找其他比較「中性」的衣服來折衷,好讓孩子既能滿足喜好,又不至於太突兀。不過,他也坦言,等孩子長大後若依然想穿裙子,他一定會全力支持,甚至親自幫忙準備合適的衣服,但在4歲這個階段,他希望能先幫孩子減少不必要的困擾。
Photo from MamiDaily
網民:孩子比大人更坦然
許多網民看了爸爸的分享後則認為,父母其實不需要想得過於複雜:「孩子比大人更坦然,他們覺得好玩就去做,很多時候是大人在替孩子設想太多困難。」有人分享經驗,建議可以事先和老師打招呼,讓老師幫忙營造自然的氛圍,避免同儕起哄。也有人指出,在一些比較開放的地方,男孩穿裙子、塗指甲油並不罕見,小朋友反而很快就能接受:「我們應該相信孩子的適應力,他們的坦然比我們想像的更多。」
不少留言提醒父母,不要過度預設困難:「孩子才四歲,正是喜歡玩扮裝的年紀,與其擔心未來,不如讓他快樂地嘗試。如果真的到了小學遇到挑戰,再一起面對就好。」還有網民幽默地建議:「不如幫他買一條蘇格蘭裙(kilt),這樣誰也說不出什麼。」
延伸閲讀:
延伸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