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使用】研究:越早讓孩子用手機影響就越大?孩子X歲前用手機 將提高5大心理風險!
在這個智慧型手機普及的年代,許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幼稚園階段就已經開始使用手機。然而,最新一項涵蓋全球超過十萬名年輕人的大型研究卻提醒父母,過早讓孩子擁有手機,可能會對心理健康帶來深遠影響,甚至在成年後仍持續出現困擾。
Photo from MamiDaily
研究揭示:13歲前用手機影響最嚴重
這項研究刊登於《人類發展與能力期刊》,發現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那些在12歲或更早拿到第一部手機的人,更容易出現5大心理健康問題:
1. 自殺念頭增加
研究指出,過早擁有手機的孩子在成年後更可能出現自殺念頭,心理壓力與絕望感也隨之上升。
2. 攻擊傾向上升
這些孩子在長大後更容易出現情緒爆發或攻擊性行為,人際衝突也更常發生。
3. 與現實脫節
研究發現,過早接觸手機會讓部分年輕人產生逃避現實的傾向,甚至影響認知與判斷。
4. 自我價值感低落
過早接觸社群媒體容易導致孩子過度比較,長大後更容易產生自我懷疑與低自尊感。
5. 情緒調節困難
研究顯示,孩子過早使用手機會干擾大腦發展,長大後更難以控制情緒,焦慮與憂鬱的比例也隨之增加。
Photo from MamiDaily
數據顯示,孩子第一次拿到手機的年齡越小,成年後的心理狀況就越差。以「心理健康商數」(MHQ)為例,13歲才接觸手機的年輕人平均得分為30;但若在5歲就擁有手機,分數竟驟降到僅剩1,差距極為驚人。
女孩與男孩都受影響
研究進一步指出,過早使用手機讓被分類為「心理受困或掙扎中」的年輕人比例大幅上升,其中女孩增加近10%,男孩則增加約7%。這些結果跨越不同地區與文化背景,顯示這並非單一國家的問題,而是普遍存在的發展風險。
社群媒體是最大元兇
研究團隊分析後發現,早期接觸社群媒體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解釋了約40%的心理風險來源。其餘因素還包括:網路霸凌(10%)、睡眠干擾(12%)、家庭關係惡化(13%)。換句話說,孩子越早接觸線上社群,就越容易陷入負面循環。
研究主持人、Sapien Labs 神經科學家 Tara Thiagarajan 表示:「我們的數據顯示,過早擁有智慧型手機以及使用社群媒體,會在成年早期帶來深刻的心理健康轉變。」
Photo from MamiDaily
專家呼籲政策改革
面對這樣的結果,Sapien Labs 呼籲各國政府應立刻推動政策改革,並提出四大優先措施:
-
將數位素養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必修課程;
-
嚴格執行社群平台的年齡限制,並要求科技公司負責;
-
禁止13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
-
制定分階段限制孩子擁有手機的政策。
Thiagarajan 強調,政府必須像管制酒精與菸草那樣,採取預防性措施,「因為全球孩子第一次拿到手機的年齡,普遍已經低於13歲」
Photo from MamiDaily
專家憂心:不能等到太遲
雖然這項研究尚未完全證明手機與心理健康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但其一致性與大規模的數據,已讓研究人員深感憂慮。Thiagarajan 坦言,一開始對結果的強烈程度感到驚訝,但考慮到年幼大腦的脆弱性,這樣的結論其實合乎邏輯。
她提醒,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雖然不是影響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但卻是重要且不容忽視的風險。「如果等待完全無可辯駁的證據,可能就會錯過及時採取預防行動的最佳時機。」
延伸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