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痘痘位置】孕期或會因這個問題導致痘痘!不同痘痘位置原因與改善+荷爾蒙、生活、飲食習慣對痘痘的影響

【痘痘位置】孕期或會因這個問題導致痘痘!不同痘痘位置原因與改善+荷爾蒙、生活、飲食習慣對痘痘的影響

健康資訊
By Bernice Cheong on 11 Jul 2025

痘痘不僅僅是皮膚表面的煩惱,也可能是身體內在健康狀況的反映。根據醫學觀察,長痘痘的位置與內在健康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各位媽媽們,本文將全面介紹痘痘的位置與內在健康的關係,針對各個位置痘痘的成因與生活方式因素,並包括各種痘痘種類及荷爾蒙的作用資訊。同時也會提供飲食、護膚建議,並結合傳統中醫觀點以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幫助你由內而外了解痘痘成因並對症改善。

痘痘位置|目錄 + 快速連結

額頭長痘痘:壓力與作息的警訊

額頭是T字部位的一部分,皮脂腺較為發達,因此額頭長痘痘並不少見。Photo from iStock

額頭是T字部位的一部分,皮脂腺較為發達,因此額頭長痘痘並不少見。中醫認為額頭部位對應心火旺盛與心臟機能,當一個人壓力大、捱夜或睡眠不足時,容易在額頭冒出痘痘。此外,瀏海沒清潔乾淨、使用含油脂的美髮產品,或長時間戴帽子、頭盔導致額頭皮膚不透氣,也可能讓額頭頻繁冒痘。

  • 常見成因:精神壓力過大、睡眠品質差、額頭皮膚清潔不當(油脂堆積)、不適當的髮型用品。
  • 改善方法:注意減壓和充足睡眠,建立規律作息,避免捱夜。保持額頭及髮際清潔,選擇清爽不含油的洗髮護髮產品。

臉頰長痘痘:環境與體質因素

左側臉頰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與肝臟功能相關,如果體內有肝火或解毒功能變差,左臉頰可能頻繁長痘。Photo from iStock

左側臉頰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與肝臟功能相關,如果體內有肝火或解毒功能變差,左臉頰可能頻繁長痘。右側臉頰則被認為與肺部健康相關,常見於經常接觸二手煙或空氣品質差的人群。除此之外,日常習慣如手機螢幕不潔、枕頭套久未清洗、常用手觸摸臉頰等,都可能導致細菌滋生引發痘痘。

  • 常見成因:左臉頰痘痘代表肝臟排毒不佳、捱夜勞累;右臉頰痘痘則是肺火旺、空氣污染、吸煙。還有一般因素如臉部清潔不充分、細菌髒污刺激等。
  • 改善方法:保持臉部清潔,定期清洗枕套和毛巾,不要經常用手摸臉。左臉頰容易長痘的人應注意調節情緒、均衡飲食,必要時可透過運動和護肝茶飲來助肝排毒;右臉頰長痘的人要注意避免空氣污染環境,戒煙並多攝取潤肺的食物,幫助減少肺火。

鼻子長痘痘:消化與油脂的信號

鼻子位於臉部中央,也是皮脂腺密集的區域,因此常出現粉刺和痘痘。從內在健康來看,中醫認為鼻頭與脾胃消化系統相關,如果飲食偏好辛辣油炸、作息不規律導致胃火旺盛,可能在鼻頭、鼻翼長出痘痘或粉刺。另外,鼻子的油脂分泌本就旺盛,毛孔容易堵塞形成黑頭。

  • 常見成因:胃火過旺(飲食油膩辛辣、暴飲暴食)、消化不良、鼻部油脂分泌過度、毛孔粗大堵塞,以及內分泌失衡等。
  • 改善方法:調整飲食習慣,少吃刺激性和油膩食物,三餐定時定量,避免讓腸胃過度負擔。平時做好T區的清潔保養,可使用溫和的去角質產品定期清理鼻頭粉刺。若懷疑與荷爾蒙相關,應從作息和減壓入手,必要時尋求醫生建議。

下巴長痘痘:荷爾蒙與內分泌失調

下巴和嘴周圍長痘痘在青少年和成人中都很常見,被視為荷爾蒙痘的典型區域。Photo from iStock

下巴和嘴周圍長痘痘在青少年和成人中都很常見,被視為荷爾蒙痘的典型區域。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後容易在下巴冒出一兩顆痘痘,這是因為經期前黃體素等荷爾蒙水平上升,刺激皮脂腺分泌導致毛孔堵塞。男性則可能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或壓力大而在下巴長出痘痘。

  • 常見成因:內分泌失調(青春期激素波動、女性經期荷爾蒙變化、壓力引起的賀爾蒙紊亂)、雄激素分泌過多、局部刺激(如剃鬚、摩擦)。
  • 改善方法:女性應注意月經週期前後的作息與飲食,可在醫生指導下調理荷爾蒙(如避孕藥調節)。平時少吃生冷寒涼食物,保持下巴清潔乾爽,避免用手觸碰或擠壓痘痘。若下巴痘痘反覆嚴重,建議就醫檢查是否有多囊卵巢症候群等問題。

嘴唇周圍(人中)長痘痘:腸道與飲食問題

嘴巴周圍尤其是人中部位出現的痘痘,常被視為與腸胃消化功能和飲食習慣有關。當腸道有熱、消化不良或便秘時,人中附近可能長出又紅又腫的痘痘。經常大魚大肉、嗜吃辛辣刺激或甜食,會導致腸胃負擔加重,身體突然長痘痘,尤其是集中在嘴唇周圍,就是身體在發出腸胃狀況的信號。

  • 常見成因:腸胃積熱(飲食太油膩厚味、纖維攝取不足)、消化系統失調或便秘、個別對牙膏或食物過敏。
  • 改善方法:飲食上應清淡適量,避免過甜過油,確保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以維持腸道順暢。可以多喝溫水、吃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來改善腸道菌叢健康。

身體長痘痘:背部、胸口與其他部位

身體突然長痘痘可能與環境、壓力或荷爾蒙改變有關。Photo from iStock

除了臉部,許多人也會在身體其他部位長痘痘。常見的部位包括背部、胸口、肩膀,甚至臀部。身體突然長痘痘可能與環境、壓力或荷爾蒙改變有關。例如夏天炎熱多汗,穿緊身不透氣的衣服容易讓背部毛孔堵塞而長痘;運動後沒有立即沖澡,汗水和皮脂混合滋生細菌,也會導致痤瘡樣爆發。胸口長痘有時與油脂分泌和體內激素波動有關。

  • 常見成因:出汗及衞生問題(如運動後汗液未清潔)、穿著不透氣衣物會導致毛孔堵塞、體內荷爾蒙突然變化、皮膚角質層過厚。
  • 改善方法:注意個人衞生,保持身體清潔。運動或出汗後應儘快洗澡換衣,選擇吸汗排濕材質的衣服。使用溫和的沐浴乳清潔背部和胸口,避免過度摩擦。如果是毛囊角化引起的臀部小痘,可以定期溫和去角質並保持皮膚滋潤。對於反覆發作的身體痘痘,可以諮詢皮膚科醫生。

痘痘種類與識別

不同類型的痘痘處理方式略有不同,了解痘痘的類型有助於針對性地處理皮膚問題。依照嚴重程度和形成機制,痘痘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 粉刺:分為白頭粉刺和黑頭粉刺,毛孔被皮脂與角質堵塞形成的小凸起,尚無明顯發炎。
  • 丘疹:粉刺基礎上發炎,出現小的紅色腫塊(無膿頭),周圍輕微紅腫。
  • 膿皰:發炎加重,頂端出現白色膿頭,周圍組織紅腫,就是常說的化膿痘痘。
  • 囊腫/結節:嚴重發炎深入皮膚深層,形成又大又硬的腫塊或囊腫,容易留下痘疤,需要醫生治療。

荷爾蒙在痘痘形成中的作用

例如女性月經週期中的荷爾蒙變化、孕期或產後的內分泌轉變,都可能引起痘痘爆發。Photo from iStock

荷爾蒙的作用對於痘痘的形成非常關鍵。青春期時,由於雄激素水平上升,皮脂腺受到刺激而分泌更多油脂,是青春痘多發的主因之一。即使過了青春期,體內荷爾蒙的波動依然會影響皮膚狀況。例如女性月經週期中的荷爾蒙變化、孕期或產後的內分泌轉變,都可能引起痘痘爆發。壓力也是一個隱性因素,長期壓力會促使腎上腺分泌皮質醇,間接提高雄性激素活性,導致所謂「壓力痘」。

如何改善與荷爾蒙相關的痘痘?首先,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壓力管理,盡量讓內分泌維持平衡。如果懷疑自身荷爾蒙失調嚴重,例如女性經期紊亂或痘痘伴隨其他症狀,應諮詢醫生進行荷爾蒙檢查。同時,日常飲食避免過度攝取高糖分、高乳製品等可能干擾荷爾蒙的食物,多運動提升代謝,這些都有助於緩解荷爾蒙造成的痘痘問題。

飲食與痘痘的關係

飲食習慣對皮膚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許多人發現,高油脂、高糖分的飲食會讓痘痘問題雪上加霜。原因在於高糖食物會引起體內胰島素激增,進而刺激皮脂分泌和發炎反應;油炸、辛辣等重口味食物則可能增加體內「熱氣」,容易誘發痘痘。一些研究也指出,過量的乳製品攝取與痘痘惡化有相關性。相反地,均衡清淡的飲食、多吃富含維他命和膳食纖維的蔬果、適當攝取優質蛋白質,有助於身體維持良好代謝,減少痘痘滋生的可能。

建議:若易長痘痘,日常飲食應盡量少吃含糖飲料、甜點、油炸食品等,多吃綠色蔬菜、水果和全穀類,補充維他命A、鋅等營養素以支持皮膚修復。多喝水保持身體及皮膚的水分平衡,少喝酒精和咖啡因飲料。這些飲食調整能從內在降低長痘的風險。當然,每個人體質不同,可以留意哪些食物會讓自己痘痘惡化,適當調整飲食。

護膚與生活習慣調整

定期清潔手機螢幕、床單枕套、毛巾等,以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Photo from iStock

良好的護膚習慣和生活方式對預防和改善痘痘好重要。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溫和潔面產品,每天早晚各洗一次即可,過度清潔反而可能刺激皮脂分泌更多。使用標榜不致粉刺配方的保濕乳液保持皮膚水油平衡,即使是油性肌也需要適度保濕。定期清潔手機螢幕、更換床單枕套、毛巾等,以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在生活習慣方面,保持規律睡眠和適度運動能幫助穩定荷爾蒙,降低壓力水平。避免用手擠壓痘痘,以免發炎留下疤痕。對於化妝的人,務必做好卸妝工作,選擇清爽不阻塞毛孔的化妝品。若痘痘問題嚴重持續,切勿拖延,應及早尋求皮膚科專業治療,以協助控制痘痘。

中醫觀點與全方位調理

傳統中醫對痘痘的看法著重於身體內在平衡的調節。中醫認為痘痘的成因多與內熱(如肺熱、胃熱、心火旺)或濕熱體質有關,長在不同部位的痘痘反映出不同臟腑的偏頗。中醫調理痘痘強調全方位:一方面透過清熱解毒的中藥茶飲調整內在環境;另一方面配合針灸、拔罐等疏通經絡,再外用草本藥膏減輕炎症。

當然,中醫調理見效較為緩慢,但透過中醫望聞問切辨證施治,調整飲食起居(如少捱夜、多吃清淡食物、保持心情舒暢),能從根本改善體質。最後無論中醫或西醫方法,治療痘痘都需要耐心和恆心,內外並治才能達到較佳效果。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