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去斑方法】一文教你淡斑方法不用花錢!斑點類型與成因+天然淡斑方法+防曬對淡斑的影響

【去斑方法】一文教你淡斑方法不用花錢!斑點類型與成因+天然淡斑方法+防曬對淡斑的影響

健康資訊
By Bernice Cheong on 15 May 2025

臉上長出色斑是許多愛美人士共同的煩惱。一粒粒的小斑點或大片色斑不僅影響外貌,還可能打擊自信!想要去色斑,找到最有效方法沒有捷徑,而是需要內外兼顧、多管齊下。本篇文章從天然去斑方法,再到經濟的日常護膚妙招,以及防曬觀念與飲食調整全方位覆蓋,為你提供去除斑點的全攻略,一起找回透亮無瑕的肌膚吧!

去斑方法|目錄 + 快速連結

認識斑點類型與成因

首先要了解自己面對的是哪一種類型的斑點,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Photo from Shutterstock

首先要了解自己面對的是哪一種類型的斑點,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常見的斑點類型包括曬斑、老人斑和黃褐斑,它們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

  1. 曬斑(日曬斑、雀斑):主要由紫外線曝晒引起。當皮膚長時間受到陽光紫外線照射時,會製造大量黑色素自我保護,但過度累積會以小斑點形式浮現。這類斑點通常呈淺棕色、零星分布在臉部鼻樑和兩頰,年輕時若曝曬過度也可能提早出現。
  2. 老人斑:隨年齡增長且長年日曬累積傷害,臉部、手背等處容易冒出深棕色的老人斑。它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的臉部、手背等長期曝曬的位置,呈圓形或不規則的深棕色斑點。老人斑其實和長年日晒有關,並非「老人」才會長,只是年紀越大越容易顯現。
  3. 黃褐斑(肝斑):常見於成年女性,特別是懷孕、產後或使用避孕藥導致荷爾蒙改變時出現的斑點。內分泌變化會刺激黑色素細胞過度活躍,再加上日光照射,就可能在臉上形成對稱分布的棕色大片斑塊,通常出現在兩頰、額頭和鼻子周圍。黃褐斑容易反覆發作,需要耐心調理。

3個常見天然去斑方法

許多人希望使用天然方式來淡化斑點,畢竟天然成分較溫和,省錢又不刺激。Photo from Shutterstock

許多人希望使用天然方式來淡化斑點,畢竟天然成分較溫和,省錢又不刺激。以下介紹幾種簡單可行的居家去斑方法:

  1. DIY 面膜:利用日常食材自製面膜,既經濟又便利。如取新鮮蘆薈凝膠塗抹於斑點區域約10分鐘後洗淨,其保濕修復功效可幫助淡化色素;或將少許薑黃粉與牛奶調成糊狀敷臉約10分鐘,藉由薑黃的抗氧化力搭配乳酸溫和去角質,也能提亮暗沉斑點。
  2. 草藥療法:中醫草藥中有許多被用來美白淡斑的配方。如「七子白」面膜,是由白芷、白术、茯苓等多種中藥研磨調和而成的美白祕方。這類草藥面膜富含天然植萃精華,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並抗氧化,長期使用可讓膚色更勻亮。不過草藥療法見效較慢,需堅持使用才能逐漸見效,且使用前最好先在手腕內側測試是否過敏,確定安全再塗抹全臉。
  3. 抗氧化劑飲食:所謂「內在調理,外在養顏」,日常飲食中皮膚淡斑非常重要。抗氧化營養素如維他命C、維他命E、β-胡蘿蔔素、多酚等可以幫助抵禦體內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減少黑色素過度沉澱。同時均衡飲食也能調節荷爾蒙與新陳代謝,從根本改善膚況。建議多吃新鮮蔬果和堅果,例如奇異果、柑橘類、深色蔬菜等,提供肌膚必需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另外,保持充足水分,少吃過甜過油的食物,養成健康飲食習慣讓皮膚由內而外改善。

經濟實惠的護膚方式

愛美不一定要花大錢,其實許多省錢的日常護膚作法同樣有助淡斑,美麗與荷包同時兼顧。Photo from Shutterstock

愛美不一定要花大錢,其實許多省錢的日常護膚作法同樣有助淡斑,美麗與荷包同時兼顧。

  1. 勤擦防曬+善用平價產品:每天出門前塗SPF30以上的防曬霜,並於戶外活動時適時補擦。同時,市面上有許多平價又有效的淡斑護膚品可利用,例如含維他命C、傳明酸等亮膚成分的精華液或乳液。不一定要昂貴大牌,平價產品只要成分對路與安全也能發揮淡斑功效。
  2. 善用天然素材:廚房裡的天然食材也是不錯的護膚幫手!例如薏仁水、綠茶包等,都有淡化色素的民間口碑。洗完臉後,用泡過的溫熱綠茶包濕敷斑點幾分鐘,或將煮熟放涼的薏仁水當天然化妝水輕拍肌膚,這些偏方成本低廉又溫和,效果雖因人而異,但作為輔助保養經濟又簡單可行。
  3. 簡化保養步驟:無需跟風添購一堆昂貴保養品,確實做到清潔、保濕、防曬三步驟,就是最經濟有效的養膚之道。夜間可視需要添加淡斑精華,其餘讓皮膚好好休息。規律作息、充足睡眠也是免費卻極為重要的美肌關鍵!睡眠期間皮膚進行自我修復,睡得好皮膚代謝旺盛,自然更有利於淡斑。

防曬的重要性與正確做法

要預防和淡化斑點,絕對離不開嚴謹的防曬措施。Photo from Shutterstock

要預防和淡化斑點,絕對離不開嚴謹的防曬措施。紫外線是讓色斑加深和增新的頭號元兇,做好防曬可說是對抗各類斑點的通用法則:

  1. 每天使用防曬霜:無論晴天或陰天,出門都應塗抹足量防曬霜於臉部及其他暴露部位。建議選擇SPF30-50、PA值高的防曬霜,出門前20分鐘塗好,若在戶外超過兩小時記得補擦。
  2. 穿戴防護服裝:在艷陽下,物理防曬是有效又不花錢的法寶。外出時戴上寬沿帽、太陽眼鏡,穿著輕薄長袖或防曬外套來阻擋日曬;使用陽傘也是好習慣。有了衣物防護,可減少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並降低曬斑形成機率,也別忘了頸項與手部肌膚一同遮陽。
  3. 避開日照強烈時段:中午前後(約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陽光最強烈,盡量避免這段時間直接曝晒。如果必須外出,不妨走在陰影處或定時進入室內休息,減少皮膚與強烈陽光的直接接觸。善用環境遮蔽也是聰明的防曬策略喔!

光敏性食物對斑點的影響

有人擔心吃了所謂感光食物後去曬太陽會長斑,例如芹菜、芫荽、九層塔、柑橘類等都被列為感光食物。其實正常食用的量無需過度擔心!一般要攝取極大量再立刻暴曬,才可能引發皮膚對光過敏而產生色素沉澱。日常適量吃芹菜沙律、飲檸檬水都不致於一曬太陽就長斑,反而這些食材富含營養對健康有益。所以不用因為怕長斑就忌口不敢吃。

但要特別注意,如果將檸檬等感光食物直接塗在皮膚上曝曬,確實可能刺激局部產生斑點或曬傷,這點要避免。另外,某些藥物(如某些抗生素等)也會增加皮膚感光性,服用時記得做好防曬並遵醫囑。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