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媽咪如何判斷自己的膚質?一文看懂四大皮膚類型、測試方式與保養重點

媽咪如何判斷自己的膚質?一文看懂四大皮膚類型、測試方式與保養重點

健康資訊 女性健康
By Miki Liang on 24 Apr 2025

對於孕媽咪來說,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可能讓皮膚狀態和以往不同:原本油性的肌膚變得乾燥,或者原本穩定的膚質突然開始敏感泛紅。若不清楚自己的皮膚類型就隨意選用保養方法,不但可能花冤枉錢,還可能對肌膚帶來不必要的負擔或刺激。今日你了解自己的膚質分類,並掌握測試膚質的方法,制定出適合自身膚質的安全保養計畫,讓肌膚展現自然的光澤與健康!

四大膚質種類+保養重點

常見膚質類型及特徵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皮膚種類分為四大基本類型:乾性皮膚、油性皮膚和混合性皮膚。還有一類常被單獨提出的敏感性皮膚,可能發生在以上任何膚質之中。現在我們來分析這些膚質的特徵,幫助你初步判斷自己的肌膚狀況:

乾性皮膚特徵

乾性肌膚油脂分泌較少,毛孔細小不明顯,肌膚質地較薄,容易感到繃緊乾燥。清潔後若不立即保濕,皮膚會出現緊繃感,甚至脫皮、脫屑。孕期荷爾蒙影響可能讓這種情況更嚴重。

油性皮膚特徵

油性肌膚的皮脂分泌旺盛,全臉特別是T字部位經常泛油光,毛孔明顯,易堆積黑頭、白頭,並容易長痘痘。孕期激素變化更可能加劇油脂分泌,增加皮膚問題。

混合性皮膚特徵

混合性肌膚兼具乾性和油性的特徵,典型現象是T字部位油膩,兩頰乾燥或正常。香港濕熱氣候下這種膚質常見,而且孕期內分泌變化可能使膚況差異更明顯。

敏感性皮膚特徵

敏感肌膚易受刺激產生泛紅、刺痛或搔癢,皮膚屏障脆弱。孕期荷爾蒙及免疫系統變化可能提升皮膚敏感度,更容易對保養品產生反應。

如何測試自己的皮膚?

洗臉測試法

使用溫和的潔面乳清潔臉部,去除表面污垢和油脂。不塗抹任何保養品,等待約30-60分鐘。

觀察肌膚狀況:

  • 整臉乾燥、緊繃,甚至有脫皮現象 → 乾性肌膚
  • T字部位出油,但臉頰維持乾爽 → 混合性肌膚
  • 整臉油膩,毛孔粗大 → 油性肌膚
  • 出現紅腫、發癢或刺痛感 → 敏感性肌膚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吸油紙測試法

準備吸油面紙,在潔面後1小時測試。分別輕輕按壓額頭、鼻子、臉頰、下巴,觀察吸油紙上的油脂分布:

  • 整張吸油紙都沒有油 → 乾性肌膚
  • T區有明顯油脂,但臉頰沒有 → 混合性肌膚
  • 多個部位都有油脂,且量較大 → 油性肌膚
  • 肌膚有泛紅或刺激感 → 敏感性肌膚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孕期護膚

孕期護膚三大原則是溫和清潔、充分保濕、防曬隔離。由於孕期荷爾蒙波動劇烈,皮膚狀態可能會出現明顯變化,例如乾燥、油脂分泌增加或敏感度提升。因此建議孕媽咪們特別注意膚質的變化,並依據個人肌膚的狀態進行適合的護理調整。

乾性皮膚

孕期乾性皮膚特別容易出現乾燥、緊繃甚至脫屑的情況,可以嘗試使用溫和潔面方式,避免頻繁或過度清潔。同時應注重內外保濕,增加水分攝取並使用滋潤型保養品。與此同時,利用加濕器提升室內環境濕度,有助舒緩孕期乾燥不適,維持肌膚健康穩定。

油性皮膚

孕期油性皮膚可能因荷爾蒙影響而油脂分泌增加,容易出現毛孔阻塞及痘痘問題。可以使用清爽溫和的潔面產品,避免過度清潔導致皮脂反彈。而且堅持基礎保濕與防曬措施,避免肌膚因缺水而更易出油。同時調整飲食習慣,減少油炸食品及甜食攝取,有助於維持肌膚健康穩定。

混合性皮膚

孕期混合性皮膚的T字部位容易出油,兩頰則較易乾燥,建議進行分區護理。T區可選用溫和清爽的控油產品,而兩頰則需加強滋潤保濕。此外,隨著季節變化適時調整保養品的質地,例如夏季選擇輕盈的凝露或乳液,冬季則使用滋潤度更高的霜類,以有效維持肌膚的水油平衡與舒適度。

敏感性皮膚

孕期敏感性皮膚較容易受到環境與產品刺激,不妨簡化護膚步驟,選擇無刺激且成分單純的保養品。嘗試新產品前,應先在局部(如耳後或前臂內側)進行敏感性測試,確認無不適反應後再用於面部。建議選擇物理性防曬產品,有效降低紫外線刺激並預防孕期易產生的色素沉澱問題。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