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痛近十幾個鐘 最後食全餐 生BB後才真正明白媽媽多年來嘅辛酸】
那天早上八時收拾好東西,等待護士帶我到待產室。因為女兒逾期居留,醫生為我進行羊水刺穿,並落藥催生。就這樣,開始了我在公立醫院十小時的陣痛。
我不怕痛,怕孤單。公立醫院只容許丈夫在最後產程陪產,不然就只能在探病時間見一見我。那十小時,大部分時間只得自己一個面對越來越劇烈的陣痛。我努力的維持鼻吸口呼,不發一聲,也難敵一些新進來待產的媽媽淒厲的叫聲。佢嗌到我都痛,唔係講笑。
中午時份得到好消息,我的催生進度理想,心想承受這越來越強烈的痛楚,也是值得的,畢竟順產能給孩子多一重保護嘛。就這樣等待至晚上的探病時間,老公來到,但我的痛楚已經強烈得不時要打斷對話,好讓我能專心鼻吸口呼撐過去。老公看著我的模樣,我知道他很心痛,但無能為力,只能看著我受苦。
但更大的苦在前面,醫生說我的陣痛宮縮太厲害,但宮頸打開的度數仍停滯不前,需要緊急開刀,即是「食全餐」。在等待醫生、麻醉師跟我講解開刀的程序時,我再沒有意志去忍受那些仍在遞增的劇痛,即使我仍沒有放棄鼻吸口呼,但在痛到頂的一刻還是忍不著要叫出來。既然都要麻醉開刀了,何不現在就麻醉,立即就麻醉,即時麻醉。請不要,但始終都要,白白痛多一小時等待手術準備工夫完成。
我們作為母親,在懷孕至生產,都要作很多決定,我們都以為那些是對孩子最好的決定。我們以為我們可以掌控。但其實孩子未誕於世上,我們已經需要學習放手。學習她始終不一定會聽妳的一套,學習她始終想要成為自己,而不是誰人的女兒。躺在手術台上,我想起近日看過的電影《不得鳥小姐》(Lady Bird)。作為女兒,如戲中Saoirse Ronan飾演的女主角Christine(自居Lady Bird),我們自命不凡過,討厭過背負著父母親未經自己同意而改的名字,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想像,總認為父母親不能理解,甚至是窒礙自己的絆腳石。而當下那一刻,我要成為別人的母親,才明白「我知你生我辛苦,但係XXY……」此等爭辯的開場白,或如Christine所說「給我一個數目。給我一個你養育我所花費的銀碼。我長大成人後會賺很多錢,到時會就對你的虧欠寫一張支票,好讓我以後不用再跟你說話。」(Give me a number. You give me a number for how much it cost to raise me, and I'm going to get older and make a lot of money and write you a cheque for what I owe you so that I NEVER HAVE TO SPEAK TO YOU AGAIN.),根本就是從來沒真正知道過把自己生出來,或是養育成人是有多辛苦的事。那不僅是生理上的痛楚,伴隨的是許多自責、惶恐、不知所措,甚至是惋惜,惋惜有些日子因妳的到來而回不過去。我們以為父母親是絆腳石,以為他們只懂挫自己的銳氣,卻看不見他們是想要保護自己,看不見他們是想盡一切努力,讓我們不去犯他們犯過的錯,走他們走過的冤枉路。
但我明白,做囡的,情願「條路自己揀仆街唔好喊」。所以戲中由Laurie Metcalf飾演的母親即使極力阻止女兒發夢讀紐約的大學,最後也得口硬心軟地接受女兒的選擇與命運。Laurie Metcalf放低女兒在機場後,把車駛離機場,頭也不回,決心不送女兒上機,卻在餘下的車程中禁不住為女兒流淚,把車轉回去,這幕的情緒起伏點到即止,我覺得Laurie Metcalf更值得奧斯卡女配角。
.
每個母親大概都在談一場注定會失的戀吧。不論是順產或開刀,哪一個母親會忘記孩子第一下的哭聲和以後伴隨的驚惶失措。我們如初戀般用心經營,貪婪的想去擁有,卻敵不過要放手的現實。有一天,他不需要我去給他溫飽,不需要我攙扶便能走自己要走的路,他甚至會嫌棄圍著他轉的我,嫌棄母親沒有性格、沒有大志、沒有理想。他會找到他全情投入去愛的人,組織一個家庭,有自己的孩子。我,也許,只是在最佳位置旁觀他活著自己人生的人。
.
在懷孕的時候,我已經決定由孩子出世那天起,需要學習慢慢放手。我總認為,我活著至今,每一個歲數、每一個階段都有很多感受、感覺,我都盡我所能一一記住,就是為了他朝面對著自己的孩子,我可以放下一己的私心與慾望,給他自己發展的空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大概,如何放手,如何放任,孩子都會覺得不夠,作為母親,怎會能倖免於「你好煩」這句魔咒。大概我說多了,就是為了未來被女兒說更多。
「辛苦你了媽咪」這是我生產過後,我給媽媽寫的一個短訊。她回覆我說她一直是個不合格的媽媽,是我們獨立醒目,她才應該多謝我。
.
「多謝你,你合格有餘,咁樣已經好好,我覺得夠了。」
==================
Text & Photos : 港媽的第二生活
【誠徵Bloggers!】想分享你的懷孕及育兒日常?請將投稿連同約40字個人簡介和近照一張,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幫你開設個人專欄,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FB專頁,快點踴躍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