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家庭】家庭吃的文化 讓小朋友有參與感
在吃的方面,由於懷孕的時候,聽過一些法國的兒科醫生說,小朋友三歲之前,最好不要給他吃有味的食物,就是不加鹽及糖。除了奶粉,開始進食流質食物,我都會自己做粥或麥片給他,哪怕是外出到主題公園玩一天,也不會給他吃外面的食物。
Photo from 國施國法- 牛角包 VS 叉燒包
選用新鮮食材烹煮
材料基本上都用菠菜、番茄、南瓜、雞蛋、三文魚和牛肉等。三文魚吃得比較多,因為它有豐富的DHA。
我在懷孕的時候,特別喜歡吃牛扒,而且是不貴不吃,哈哈,發現小朋友出生的之後。他特別喜歡吃牛排,到現在也是。
還好O仔自少不太挑食,我們吃的教育是: 法國菜也好,中國菜也好,必須逼着他吃第一趟試吃,如果他不喜歡,我們也不會逼着他吃,否則他會對同類食物反感。
Photo from 國施國法- 牛角包 VS 叉燒包
Photo from 國施國法- 牛角包 VS 叉燒包
做菜時要改變思路
但他明顯比較喜歡吃法國的麵包及香港的點心及米飯。對於素菜及沙拉還是會推得遠遠,我們也嘗試做沙拉的時候,加上他喜歡的Cheddar Cheese 及火腿 cut in cubes,之後他便喜歡上了。因為我和先生也比較喜歡做菜,所以對小孩子不喜歡的菜,我們就改變思路,將食物加點創意或叫他一起參與做菜。
像一般孩子都喜歡奶油和芝士。做素菜Gatin 或Pizza 就可以滿足他的要求。在內地,因為過往有一個小孩政策,他們都會比較喜歡寵孩子,大部份的小孩都會有偏食習慣,牙齒也不長得這麼好。有個輕或過重的偏向,所以我們會顯得特別小心。
Photo from 國施國法- 牛角包 VS 叉燒包
Photo from 國施國法- 牛角包 VS 叉燒包
Text and Photos:國施國法- 牛角包 VS 叉燒包
Photo from 國施國法- 牛角包 VS 叉燒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