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中】慨嘆學生中文水平不進反退 老師:聽唔明又點會有心機上堂?
Photo from MamiDaily
政府當年推行「普教中」,認為這樣能做到言文一致,即口語是普通話,書面語是現代白話文,減少俚語入文、減少學生受粵語方言及語法等影響,讓學生掌握好現代漢語,使行文更流暢,提升學生書面語表達能力及普通話能力。
不過,即使「普教中」方針已推行一段時間,亦不代表整體成效較「粵教中」為高。
未達預期成效
Photo from MamiDaily
在牛頭角一所小學任教中文的張老師表示,「普教中」不論對教師、學生均弊多於利,「其實學生中文水平冇提高過,我覺得仲差咗」。
張老師受訪時表示:「絕大部份學生在家都是說廣東話,只是上堂那大半小時才用普通話,其實好突兀,尤其本身普通話一般的話,他們會沒心機上課,兼且缺乏自信舉手答問題。」
他擔心長遠而言,學生會更加抗拒學習中文,「當學生無心機上堂,又怎會學得好中文呢?」
張老師認為,最少要讓學生完全聽得明白,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提高。
他舉例說明:「若果現時迫你收看英文節目,你可能都聽得明大部份內容,但你一定會更容易分神、會感到乏味。」
寫作及口語溝通容易混淆
當年政府推行「普教中」,目的希望讓學生寫作水平提高,做到「我手寫我心」,張老師則表示要視乎哪種情況。
Photo from MamiDaily
「某程度上,普通話文法更接近書面語,但正因為與廣東話文法不同,學生寫作時亦容易混淆;然後又會在口語溝通上說了書面語,變成兩頭不到岸。」
他指出,現時情況有點像學生中英混雜,如今則是「粵普混雜」,表示學生閒時交談,間中會夾雜了普通話詞彙。
老師同樣面對壓力
最後,張老師認為自從推行普教中後,令不少中文科老師壓力大增,除了因為要提升自身普通話水平,更怕學生掌握不了課堂內容。
「因為我們小時候是用粵語學中文,如今要轉用普通話授課,其實我們真的很難適應,也較難代入學生的角色理解課程內容。」
教材未必適合「普教中」
此外,目前的教材亦未必能完善配合「普教中」政策推行,令老師很多時或需要自行準備教材。
張老師說:「一些坊間的教材、補充單元會以粵語為考量,應用在『普教中』時便很奇怪。」
Photo from MamiDaily
他指出,曾經一個四選一「選出讀音不同的字」的練習,學生所給出的答案與書中答案不同,因為學生以普通話唸字,課本卻是以粵語作為基礎,經常鬧出笑話。
他寄語學生,目前「普教中」已成主流趨勢,學生可以在閒時多聆聽、多收看普通話節目,這樣會有效提升普通話水平,間接提升中文科成績。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