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孩子教養】與其又打又鬧 不如樹立良好榜樣!「身教」往往更勝「言教」

【孩子教養】與其又打又鬧 不如樹立良好榜樣!「身教」往往更勝「言教」

教育心得
By edwin.yeung on 10 Dec 2021
Digital Editor

父母都希望孩子品學兼優,「學」方面可以透過後天努力、補課等方式提升,而品德、言行舉止方面則較難言傳。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品德幾乎完全受到父母的家庭環境所影響,所以最有效提升品德及言談舉止的方式,莫過於「身教」。

孩子成長很容易受周遭環境影響。Photo from MamiDaily

從生活瑣事看環境影響的重要性

小編在上一次的同學聚會中,重遇了兩位老朋友,一位從前斯文內向,豈料現在粗口橫飛、一邊抖腳一邊吸煙;另一位以前愛捉弄別人,是班上的滋事分子,現在卻西裝筆挺,對答有紋有路,二人都與昔日的形象大相逕庭。

原來他們一個去從事三行工人;一個在律師樓上班,在耳濡目染下,個人言行舉止亦有所改變。

由此可見,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何其重要!

身教是最有效的教養方式

孩子成長的環境,就是他們的家,加上孩子最喜歡「有樣學樣」,所以作為他們人生的首位導師,父母的影響力可謂舉足輕重,所以管教必不可少,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

但如何才是最有效、最事半功倍的管教方式?

身教備受名人推崇。Photo from MamiDaily

藝人森美多次在電台節目以及網上專欄推崇「身教」的好處,子女因此沒有沉迷玩手機、養成良好作息及閱讀習慣等,成功讓一對子女成材。

森美的「身教」非常成功。Photo from 翻攝自森美Instagram

早於張建宗時任教育署署長時,亦曾強調身教比言教更重要,也更為有效。

他於2001年說道:「根據說文解字中的註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代表古人對教育的看法,在乎教者能夠為學習者樹立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使學習者可以仿效,有所依循。另一方面,父母和師長共同致力教養兒童,使他們積極向善。一個人的學養,與他日常所接觸的人,包括父母和師長的教導和薰陶,息息相關。」

潛移默化是最有效影響孩子的方式,打罵或會起到一時的阻嚇作用,但當痛楚、悔恨感消失後,孩子便會故態復萌;相反從小建立良好的觀念,這種影響便足以受用一生。

想子女成為怎樣的人,自己先要成為怎樣的人

台灣臨床心理專家謝雨青同樣認為,孩子教養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父母能否以身作則。

她指出絕大部份孩子都會視父母為學習對象,除了父母須樹立良好榜樣,若果父母「講一套做一套」,孩子除了會感到困惑,也難以信服父母,所以言行一致對於親子教育非常重要。

孩子從小便會模仿父母行為,視父母為學習榜樣。Photo from MamiDaily

此外,外國多份研究文獻均表明,孩子成長時會努力模仿周遭環境,例如父母親的言行、同學間的口頭禪、尤其一歲半至三歲的幼童對言語非常敏感,這段時間就有如鸚鵡一樣,父母說甚麼,兒女便會跟着說甚麼,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孩童張口便是粗言穢語,極大程度取決於父母的言行。

所以,想子女成為怎樣的人,父母便先要成為怎樣的人,讓孩子有學習及追逐的目標;反之不想孩子擁有的惡習,父母便不應在孩子面前示範。

如何實踐身教?

首先,想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父母應該盡量輕聲細語、為別人開門、排隊時讓別人排你前面、對鄰居友善等,來營造友好的氛圍。一起用餐可以提供很好的時機,對孩子多說「請、謝謝」,同時讓孩子明白,你願意在他對你有禮貌的時候答應他的要求,而不喜歡聽到他命令你。

父母樹立良好榜樣,子女便能夠從中學習。Photo from MamiDaily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保持冷靜和自製,父母就需要控制情緒,不輕易發脾氣,在有情緒時,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凡事要克制自己,在家中有話慢慢說;亦不要說粗言穢語,同時不能辱罵他人,這樣孩子才不會對自己、對他人太過苛刻。

此外,父母自身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子女也會跟隨,例如早睡早起、不沉迷電玩遊戲、不吸煙喝酒、愛做家事、做事有交帶有手尾有擔當,這些都能夠為孩子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

Text : 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