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疣vs雞眼】小朋友腳底長硬物究竟是疣或雞眼? 做好幾件事保護足底健康!
足部時常接觸地面,尤其是小朋友經常赤腳行走,或是到公共場所時會自行脫掉鞋襪,萬一到遊樂場、泳池、草坪等人多的地方遊玩,都極容易受細菌或病毒污染。這導致腳底不只容易長繭,還可能會出現硬塊或白點,而這些究竟是什麼東西?
Photo from MamiDaily
疣 vs. 雞眼
無論是大人或小朋友,腳底都容易因為摩擦而長繭或是長出一些圓點,這些圓點一般是「疣」或「雞眼」。兩者在外觀上極相似,但成因卻大有不同。首先疣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引起,可經由直接接觸傳染者或是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而被傳染,因此除了腳底,手或臉都有可能出現疣,出現在腳底的一般稱為「足底疣」,有可能在走路時產生痛楚。雞眼則是因為皮膚在長期的摩擦下導致局部角質增厚,而增厚的角質又再進一步受到壓迫摩擦,可能引起疼痛,所以家長要留意孩子的鞋是否過小。
此外,疣是具有傳染性的,不僅有可能傳染給他人,也有可能蔓延至身體的其他部位,越長越多。因此一旦發現有病毒疣,應該儘快接受治療,以免傳染給他人。
Photo from MamiDaily
疣 | 雞眼 | 徵狀 |
原因 | 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 | 因皮膚長期受到壓迫或磨擦導致局部角質增厚。 |
常見位置 | 腳底、手部、臉部都有可能出現。 | 摩擦多的地方如腳底、腳姆趾、小趾外緣等。 |
傳染力 | 有,可通過直接接觸或接觸物傳播。 | 無。 |